西笑道何光,新朝舊桂堂。 春官如白傅,內試似文皇。 變化龍三十,升騰鳳一行。 還家幾多興,滿袖月中香。
无
其他无
〔唐朝〕 齊己
西笑道何光,新朝舊桂堂。 春官如白傅,內試似文皇。 變化龍三十,升騰鳳一行。 還家幾多興,滿袖月中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 遼陽在何處,莫望寄征袍。
鴈鴈葉紛紛,行人豈易聞。 千山與萬水,何處更逢君? 貌不長如玉,人生祗似雲。 倘經三祖寺,一爲禮龕墳。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昔歎桴乘海,今悲澗隠松。 連城輕僞璧,畫室畏真龍。 靜勝將生白,機亡恥合蹤。 誰談龜手術,洴澼換吳封。
南枝春色弄微溫,記得清香撲酒樽。 今日相逢隔煙霧,揚州殘夢足銷魂。
北風號枯葉,漠漠天正寒。 弛擔逆旅中,方稅游子鞍。 吾甥遽相訪,別久心萬端。 意定話親舊,或悲或可歡。 乃將十年心,只作累刻殫。 脩涂困塵土,客庖無盤餐。 舉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寬。 明朝復摻袂,老懷悽以酸。 漳山無瘴烟,漳水無驚湍。 侍親友于樂,勿倦爲戎官。 願因南風期,時時寄平安。
龍虎帝王宅,鳳凰僊子臺。 六朝遺事冷,八月夜潮回。 隴雁秋仍到,江花晚自開。 憑高一樽酒,何代獨無才。
攪人無頼是東風,埽盡春菲一雨中。 窗外遠山裝暗綠,眼前佳卉夢新紅。 梅生樂圃枝如綴,草合誠臺路叵通。 芍藥牡丹知漸老,折來瓶水翫芳叢。
民欲遮留上欲來,政聲無間到輿臺。 道迎和氣收蠻瘴,彈壓餘陰蟄楚雷。 已是因風成柳絮,會須逐馬見銀盃。 一觴好上公堂壽,不爲梅花昨夜開。
明月流清漢,娟娟照洞房。 微風吹敗葉,颯颯下銀床。 塵晦流黄素,鑪銷壁惡香。 年年機杼妾,獨怨夜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