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寄清溪道友

〔唐朝〕 齊己

山門搖落空,霜霰滿杉松。 明月行禪處,青苔遶石重。 泉聲喧萬壑,鐘韻遍千峯。 終去焚香老,同師大士蹤。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隨章留後新亭會送諸君

    新亭有高會,行子得良時。 日動映江幕,風鳴排檻旗。 絕葷終不改,勸酒欲無詞。 已墮峴山淚,因題零雨詩。

    杜甫 唐宋诗
  • 看射柳枝

    玉弝朱弦敕賜弓,新加二斗得秋風。 萬人齊看翻金勒,百步穿楊逐箭空。

    李涉 唐宋诗
  • 銅雀臺

    北登銅雀上,西望青松郭。 繐帳空蒼蒼,陵田紛漠漠。 平生事已變,歌吹宛猶昨。 長袖拂玉塵,遺情結羅幕。 妾怨在朝露,君恩豈中薄。 高臺奏曲終,曲終淚橫落。

    王無競 唐宋诗
  • 戲賈元遜

    千具羖䍽皮,唯裁一量靺。 (見《歷代笑話集》所收開元十二年敦煌寫本侯白《啓顏錄》)。

    王威德 唐宋诗
  • 予自右轄出鎮鍾陵秘監家兄不忍遠別亟見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時也薦福大德顯公禪門上首言歸東林亦獲結侶道路陪遊每承清論今過寺因留題詩一首

    麟臺朝士辭書府,鳳闕禪宗出帝京。 歸到雙林親慧遠,行過五柳謁淵明。 白衣居士輕班爵,敗[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無外想,一心師事[竺先生]。 (見羅振玉《吉石盦叢書》影宋鈔本、《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宋陳舜俞纂《廬山記》卷四。 詩缺六字,據《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引宋佚名《江州志》補)(按:《全唐詩補逸》卷十二據《永樂大典》錄此詩,歸裴休,題闕另擬。 詩有誤字。 今重錄。 「一心」,宋抄誤作「二心」,羅校本已改正。 《江州志》作「一生」。 本詩作者,《永樂大典》及《廬山記》均題爲裴休,後者並收有作者兄裴謨之和詩。 岑仲勉先生《唐方鎮年表正補》謂:裴「休自中舍除江西,有張又新《建碑記》及杜牧《代讓平章事表》可證,非自右丞〖右轄〗出,休兄亦不名謨,唯《新表》中眷裴,僖宗相裴坦之兄名謨,乃知詩實坦作,後人誤書坦爲休也」。 其說可從,今據以移正。 )。

    裴坦 唐宋诗
  • 渚宮莫問詩一十五首之十一

    莫問休貪戀,浮雲逐性情。 人間高此道,禪外剩他名。 夏雨松邊坐,秋光水畔行。 更無時忌諱,容易得題成。 (同前卷五)(按:《全唐詩》卷八四二收此詩缺六字,今重錄。 又《全唐詩》卷八四一收《還族弟卷》第五句缺一字,前引四庫本《白蓮集》卷四作「詣」,《四部叢刊》本作「苦」。 卷八四三《聞西蟾從弟卜巖居嶽詩有寄》第八句缺一字,四庫本《白蓮集》卷六作「總」。 )。

    齊己 唐宋诗
  • 自金陵泝流過白璧山翫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滄江泝流歸,白璧見秋月。 秋月照白璧,皓如山陰雪。 幽人停宵征,賈客忘早發。 進帆天門山,迴首牛渚沒。 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 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 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

    李白 唐宋诗
  • 次韵因老見贈

    扁舟歷陽來,訪君得少息。 登堂默無語,見者稱目擊。 去年糝江上,群盜羅劍戟。 君時濡須游,入山笑相揖。 肩擔祖師禪,問答揮即栗。 豈惟警聾瞶,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鋪水墨。 定將儻赴感,澄霽自端的。 麥秋數日間,饑腸頗貪得。 兵餘敝廬盡,何獨空四壁。 維摩幸無恙,胡避有新室。 白雲夲無心,能歸定能出。 巋然三傑峰,況是舊相識。 我有半仙丹,和劑等菖术。 爲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實。

    王之道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二一

    晚家台山下,雲水同一鄉。 人事講鄰曲,雞黍期相當。 秋風起木杪,凉氣吹衣裳。 東家喜見招,社甕開新嘗。

    曹勛 唐宋诗
  • 戲贈蜀僧清鑒

    西川有一鑒子,非銅非鐵非鉛。 不假江心百鍊,自然本體精堅。 從來無臺可安,瑩磨拂拭都捐。 歷歷森羅萬象,豈分胡漢蚩妍。 旁人不敢窮窺,照渠肝膽懸懸。 東來吳越萬里,依舊虛明湛然。 識者知爲法寶,不識酬之幾錢。 泥塵埋沒不得,光透三千大千。

    范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