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休持鉢,從貧乞已疎。 侯門叨月俸,齋食剩年儲。 簪履三千外,形骸六十餘。 舊峯呵練若,松徑接匡廬。
无
其他无
〔唐朝〕 齊己
莫問休持鉢,從貧乞已疎。 侯門叨月俸,齋食剩年儲。 簪履三千外,形骸六十餘。 舊峯呵練若,松徑接匡廬。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臘後冰生覆湓水,夜來雲闇失廬山。 風飄細雪落如米,索索蕭蕭蘆葦間。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還。 相看漸老無過醉,聚散窮通總是閑。
禁鐘聲盡見棲禽,關塞迢迢故國心。 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
行李事寒天,東來聘禮全。 州當定鼎處,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嶺,桑麻接楚田。 遙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豔多煙重欲開難,紅蘂當心一抹檀。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凭闌干。
散花留內殿,宮女夢談禪。 樹杪開樓鎖,雲中認嶽蓮。 溪聲過長耳,筇節出羸肩。 飛句相招宿,多逢有月天。
最有杏花繁,枝枝若手摶。 須知一春促,莫厭百迴看。 鳥囀風潛息,蜂遲露未乾。 可容排飲否,兼折贈頭冠。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燈錄》作「猶」)莫(黃庭堅書本作「何用」)算。 兀然無事坐(黃作「事」),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黃作「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黃作「知{口馵}」,《燈錄》同黃,注:「陟立切」)。 世間多少(黃作「事」)人,相趁渾不及。 我不樂生(黃作「昇」)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喫飯(黃作「饑來一鉢飯」),困來即臥(黃作「展脚」《燈錄》無「臥」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賢(《燈錄》作「焉」,黃作「愚人以爲笑,智者謂之然」)。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此下黃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黃皆作「如是」)。 身被(《燈錄》作「披」)一破[衲](納)(從《燈錄》改),脚著孃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黃作「誤」)。 若欲度衆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勳)(從《燈錄》改)煉(黃作「鍊」)。 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動(黃作「動搖」),箇中難(《燈錄》作「無」)改變。 無事本無事(黃無以上三字),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燈錄》作「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高(黃作「出」),乞飯從頭餧(《燈錄》、黃作「𢫫」)。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 取則(《燈錄》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志)(從黃書本改,《燈錄》作「亡」)緣。 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如(黃作「極」)毫(《燈錄》作「豪」)末,[大](本)(從《燈錄》改)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黃作「常秋」)。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山雲當幕(《總勝》作「賞慕」),夜月爲鉤(《燈錄》、《總勝》、《沅湘》二句均在「臥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總勝》二字至乙)無慮,更須(《燈錄》等均作「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總勝》作「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總勝》作「不死不生」)。 兀然無事坐(《總勝》作「箇事」),春來草自青。 (見《祖堂集》卷三,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宛委別藏》本《南嶽總勝集》卷下、《沅湘耆舊集》卷十引《林間錄》及《王梵志詩輯校》卷六據石刻拓本錄黃庭堅書此詩對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收此詩歸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實誤。 《江村消夏錄》收該卷後有庭堅自跋,並未以爲梵志詩。 以此詩歸梵志,始於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種典籍皆作懶殘作,其昌逞臆之說,應予否定。 )。
共許尋雞足,誰能惜馬蹄。 長空淨雲雨,斜日半虹霓。 簷下千峰轉,窗前萬木低。 看花尋徑遠,聽鳥入林迷。 地與喧聞隔,人將物我齊。 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谿。
泥黦{糭米=木}鞋雨墊巾,閑遊又送一年春。 長歌聊對聖賢酒,羸病極知朝暮人。 廢堞荒郊閑吊古,朱櫻青杏正嘗新。 桃源自愛山川美,未必當時是避秦。
䰐鬖兩狻猊,胡爲到庭戶。 細觀畫手妙,模寫真態度。 意足謝繁筆,不待丹青汙。 亂掃腹背毛,頭足巧分布。 尨也如愁胡,眉攢眼光注。 豈惟足生氂,垂耳紛敗絮。 掉尾固自若,狸奴爲驚瞿。 側耳實畏之,衝目猶敢怒。 誠知取形似,不吠亦不捕。 對之輒一笑,聊用慰沈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