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蘇州崑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鬬。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覻寒泉萬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閑工小筆得意新。 畫龍不誇頭角及鬚鱗,只求筋骨與精神。 徽上人,真藝者。 惠我雙龍不言價,等閑不敢將懸挂。 恐是葉公好假龍,及見真龍却驚怕。
无
其他无
〔唐朝〕 齊己
我見蘇州崑山金城中,金城柱上有二龍。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鬬。 又聞蜀國玉局觀有孫遇跡,盤屈身長八十尺。 遊人爭看不敢近,頭覻寒泉萬丈碧。 近有五羊徽上人,閑工小筆得意新。 畫龍不誇頭角及鬚鱗,只求筋骨與精神。 徽上人,真藝者。 惠我雙龍不言價,等閑不敢將懸挂。 恐是葉公好假龍,及見真龍却驚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吾聞昔日西涼州,人煙撲地桑柘稠。 蒲萄酒熟恣行樂,紅豔青旗朱粉樓。 樓下當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 鄉人不識離別苦,更卒多爲沈滯遊。 哥舒開府設高宴,八珍九醞當前頭。 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劒跳躑霜雪浮。 獅子搖光毛彩豎,胡騰醉舞筋骨柔。 大宛來獻赤汗馬,贊普亦奉翠茸裘。 一朝燕賊亂中國,河湟沒盡空遺丘。 開遠門前萬里堠,今來蹙到行原州。 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縣內半沒爲荒陬。 西涼之道爾阻脩,連城邊將但高會,每聽此曲能不羞。
美貌雄才已少齊,寶書仙簡兩看題。 金刀片片裁新錦,玉步重重上舊梯。 鵬到碧天排霧去,鳳遊瓊樹揀枝棲。 蓬瀛宴罷試迴首,一望塵中路正迷。
獨振儒風遇盛時,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報主非無意,書劍還家素有期。 秋寺臥雲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遲。 東歸自是緣清興,莫比商山詠紫芝。
黃紙晴空墜一緘,聖朝恩澤洗冤讒。 李膺門客爲閑客,梅福官銜改舊銜。 名自石渠書典籍,香從芸閣著衣衫。 寰中不用憂天旱,霖雨看看屬傅巖。
清霜散漫似輕嵐,玉闕參差萬象涵。 獨上秦臺最高處,舊山依約在東南。
世尊去世,二千餘年,到此尊慈,恰五十代。 渠以壁上安燈盞,雨前置酒臺。 悶來打三碗,何處得愁來。 頌清浄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墮地獄,佛法興衰可見也。
燕子何光彩,飛飛引衆雛。 營巢終老草,解語只含胡。 賀厦恩非淺,焚宮禍亦殊。 寥寥鴻鵠志,嗟汝豈能俱。
難到不難到,一游成屢游。 人間常拘束,物外恣冥搜。 白隠團團露,清涵寸寸秋。 丹砂無問處,騷客冷猿啾。
奔走人都倦,檐檠酒未來。 那能待竹葉,隨喜喚茅柴。 蘆菔仍多煮,菴摩带淺煨。 深村市無肉,草草兩三杯。
桐廬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見底。 間關萬里却歸來,依舊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節壽漢脈,名與高山俱不死。 惜無陋巷爲邦學,禮樂不聞古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