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

〔唐朝〕 呂巖

吾有玄中極玄語,周遊八極無處吐。 雲軿飄泛到凝陽,一見君兮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雲客,擬話希夷生恍惚。 無爲大道本根源,要君親見求真物。 其中有一分三五,本自無名號丹母。 寒泉瀝瀝氣綿綿,上透崑崙還紫府。 浮沈升降入中宮,四象五行齊見土。 驅青龍,擒白虎,起祥風兮下甘露。 鉛凝真汞結丹砂,一派火輪真爲主。 既修真,須堅確,能轉乾坤泛海岳。 運行天地莫能知,變化鬼神應不覺。 千朝煉就紫金身,乃致全神歸返朴。 黃秀才,黃秀才,既修真,須且早,人間萬事何時了。 貪名貪利愛金多,爲他財色身衰老。 我今勸子心悲切,君自思兮生猛烈。 莫教大限到身來,又是隨流入生滅。 留此片言,用表其意。 他日相逢,必與汝決。 莫退初心,善愛善愛。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山中人

    月中一雙鶴,石上千尺松。 素琴入爽籟,山酒和春容。 幽瀑有時斷,片雲無所從。 何事蘇門生,攜手東南峰。

    溫庭筠 唐宋诗
  • 楊柳枝五首 四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春欺。 莫交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妬伊。

    牛嶠 唐宋诗
  • 雲門山投龍詩刻(並序)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赵居貞 唐宋诗
  •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

    去歲左遷夜郎道,琉璃硯水長枯槁。 今年敕放巫山陽,蛟龍筆翰生輝光。 聖主還聽子虛賦,相如却與論文章。 願掃鸚鵡洲,與君醉百場。 嘯起白雲飛七澤,歌吟淥水動三湘。 莫惜連船沽美酒,千金一擲買春芳。

    李白 唐宋诗
  • 禪人寫真求贊 其五七

    胡床小小身,握麈默而神。 喚醒曠劫之夢,瀝乾滄海之津。 霽空摩塵,風月重輪。 羣機活活物中眼,一點英英華上春。

    釋正覺 唐宋诗
  • 上龜山寺

    菜花開處認遺基,荒屋殘僧未忍離。 寺付丙丁應有數,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鈴塔上如相語,鐵佛風前亦斂眉。 野匠不知行客意,競磨濃墨打頑碑。

    潘檉 唐宋诗
  • 偶得二首 其二

    雪中春到梅花覺,冰底水行人未知。 珍重天公好消息,通今通古更何疑。

    項安世 唐宋诗
  • 連日大雪獨坐有感 其一

    低唱誰家帳縷金,何如短棹泛山陰。 天邊鴈斷無留影,泓下龍寒亦懶吟。 著柳便隨風作態,欺梅除有月知心。 晴光却喜前村動,春事從今日日深。

    虞儔 唐宋诗
  • 題壁

    平蕪行盡又青山,水遶寒堤綠一灣。 征客紅塵自來去,碧林鳴鳥獨幽閑。

    趙善括 唐宋诗
  • 代張京尹賀皇太子生辰三首 其三

    青禁羅雞戟,朱明出虎闈。 布宣當浩穰,簡樂著精微。 有志窺成畫,無材守一圻。 徒能歌聖子,重潤更重暉。

    彭龜年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