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靈響詞 一

〔唐朝〕 無名氏

此響非俗響,心知是靈仙。 不曾離耳裏,高下如秋蟬。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詠鸚鵡

    牽弋辭重海,觸網去層巒。 戢翼雕籠際,延思彩霞端。 慕侶朝聲切,離羣夜影寒。 能言殊可貴,相助憶長安。

    李義府 唐宋诗
  • 酬周協律

    五十錢唐守,應爲送老官。 濫蒙辭客愛,猶作近臣看。 鑿落愁須飲,琵琶悶遣彈。 白頭雖強醉,不似少年歡。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友人出塞

    帝城春色著寒梅,去恨離懷醉不開。 作別欲將何計免,此行應又隔年回。 入河殘日鵰西盡,卷雪驚蓬馬上來。 有思莫忘清塞學,衆傳君負佐王才。

    姚鵠 唐宋诗
  • 奉和襲美行次野梅次韻

    飛櫂參差拂早梅,強欺寒色尚低徊。 風憐薄媚留香與,月會深情借豔開。 梁殿得非蕭帝瑞,齊宮應是玉兒媒。 不知謝客離腸醒,臨水應添萬恨來。

    陸龜蒙 唐宋诗
  • 遠意聯句

    家在炎州往朔方,豈知于闐望瀟湘。 曾經隴底復遼陽,更憶東去採扶桑。 楂客三千路未央,燭龍之地日無光。 將遊莽蒼窮大荒,車轍馬足逐周王。

    清晝 唐宋诗
  • 後記

    右《全唐詩補逸》二十卷。 是稿初印於丙子歲(一九三六年),當時收詩止二百七十有奇,暫分七卷,名曰《全唐詩補逸初稿》。 稱《初稿》者,蓋欲賡揚裒集,期畢功釐定於他日也。 其明年而蘆溝變起,舉家流徙,奔走萬里,藏書既失,舊業盡廢,甯居之不遑,奚論撰輯。 荏苒八載,抗戰勝利,始得復返金陵。 顧政敝民窮,生事維艱,丁彼衰世,徒知騰議於私室,已無心於學問矣。 及己丑歲(一九四九年)而雄旆南指,落葉東飄,日出曜景,積瘴煙銷,慶堯宇之得蘇,見山河之重締,薄海同歡,余寧獨異? 自來南師,將三十年矣,生計豐足,心神怡暢,得黨政之關懷,承師友之相勉,於教學之餘,復得游心翰府,繼事蒐聚,雖四凶逞虐之日,猶未嘗或輟。 積之既久,漸成卷帙,略加編次,合之舊稿,得詩近八百篇,離爲二十卷,仍其名曰《全唐詩補逸》。 自維頭白齒脫,精力有竭,而唐詩散佚,遠不止外,倘假我以年,其增輯續補,願待來日,則茲編雖稱《全唐詩補逸》,仍以初稿目之可耳。 惟昔丙子舊稿,收韋莊《秦婦吟》一首,又曾錄《雲謠集雜曲子》三十首及無名氏詞等爲一卷,今王重民氏《敦惶曲子詞集》及《補全唐詩》既悉數絬刊矣,故從刪。 又《全唐詩》以日人朝衡及新羅公主金真德等雜於唐詩人之列,茲編則集日人及新羅人之與唐土人士有交往酬唱者,各自成卷,標以「友邦」之目,附於編末,意欲存當時文化交流之跡云爾。 此則有異於《全唐詩》體制者。 值茲付印之際,畧記前後過程如此。 戊午歲(一九七八年)秋,孫望記於南京師範學院。

    孫望 唐宋诗
  • 新治甬上居,閑逸安暮齒。

    孫沔 唐宋诗
  • 德秀和韵見酬因復之

    高才卓犖冠儒門,知是延陵幾世孫。 白雪歌詩凌鮑謝,青錢事業壓機雲。 雄圖未遂羞投筆,賦分甘貧恥賣文。 已結忘形韓孟友,醉吟常願共開樽。

    歐陽澈 唐宋诗
  • 題廬陵蕭彥毓秀才詩卷後二首 其二

    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 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

    陸游 唐宋诗
  • 春日西興道中 其四

    一川曉色鷺分去,兩岸烟花鶑带來。 徑欲卜居從釣叟,綠楊缺處竹門開。

    張栻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