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五原夜吟

〔唐朝〕 沙磧女子

雲鬟消盡轉蓬稀,埋骨窮荒失所依。 牧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飛。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除夜

    歲陰窮暮紀,獻節啓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雲陽觀寄袁稠

    花洞晚陰陰,仙壇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擣藥夜窗深。 石上開仙酌,松間對玉琴。 戴家溪北住,雪後去相尋。

    李端 唐宋诗
  • 仲秋夜郡內西亭對月

    天高月滿影悠悠,一夜炎荒併覺秋。 氣與露清凝衆草,色如霜白怯輕裘。 高臨華宇還知隙,靜映長江不共流。 囗直西傾河漢曙,遺風猶想武昌樓。

    張登 唐宋诗
  • 行路難 五

    君不見道傍樹有寄生枝,青青鬱鬱同榮衰。 無情之物尚如此,爲人不及還堪悲。 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 高堂老母頭似霜,心作數支淚常滴。 我聞忽如負芒刺,不獨爲君空歎息。 古人尺布猶可縫,潯陽義犬令人憶。 寄言世上爲人子,孝義團圓莫如此。 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

    貫休 唐宋诗
  • 又寄彭澤晝公

    聞君彭澤住,結搆近陶公。 種菊心相似,嘗茶味不同。 湖光秋枕上,嶽翠夏窗中。 八月東林去,吟香菡萏風。

    齊己 唐宋诗
  • (附)羅浮山八仙石題詩(舊志云:「石在藥槽之下,流杯池上。相傳有八仙飲於此,飲畢題詩云云。鐫諸石上,歲久,字猶未甚漫滅。」)

    溜流青嶂瀉溪灣,漱石飛雲湍復旋。 琥珀杯深誰共飲?八仙齊會賀堯年。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一八九《羅浮山部》,又見《羅浮山志》十)。

    呂巖 唐宋诗
  • 宮詞二首 二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詳附按。 此二首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按:張靖龍同志錄孫郃四詩見示,並附按語云:「以上詩見清王魏勝《安洲語錄》卷一。 清戚學標《三台詩錄》云:『郃有《早朝詩》,冠冕矞皇,王岑遺范。 頸聯〖應爲頷聯〗云:「青瑣傳香扶日出,紫雲護闕擁山來。 」其雲日字與春早互映尤佳。 』張壽鏞《張拾遺外紀》中云:『董竹史先生慶酉輯《四明詩幹》三卷,錄拾遺詩《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詩》一首,末載《三台詩錄》語。 然則拾遺詩幸存於《唐文粹》而戚氏得錄之,獨恨其少耳。 』詳見張壽鏞輯《孫拾遺文纂》一卷《補遺外紀》一卷,《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 」)。

    孫郃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地第十五(二十一首) 八

    營已下,須識有災非。 地上忽生諸怪類,往來天象看來情,主將要知因。

    易靜 唐宋诗
  • 唐鏡銘

    賞得秦王鏡,判(《金石索》一作「浙」)不惜千金。 非關欲照膽,特是自明心。 (以上二首見一九七九年《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刊孔祥星《隋唐銅鏡的類型與分期》引。 後一首又見《金石索·金索六》有二件,又見民國十五年錢祥保纂《續修江都縣志》卷十五《金石》,云爲邑人程青岳所藏。 )。

    無名氏 唐宋诗
  • 次韻蔡瞻明雨中書懷

    梅雨冥冥晴復陰,小軒終日起歸心。 自憐宦業初何補,獨喜交情久益深。 憶得微醺看錦瑟,媿無好語比南金。 青山千里江南路,它日郵籤幸見尋。

    洪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