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與謝翶贈荅詩 四

〔唐朝〕 金車美人

惆悵佳期一夢中,武陵春色盡成空。 欲知離別偏堪恨,只爲音塵兩不通。 愁態上眉凝淺綠,淚痕侵臉落輕紅。 雙輪暫與王孫駐,明日西馳又向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引泉

    一爲止足限,二爲衰疾牽。 邴罷不因事,陶歸非待年。 歸來嵩洛下,閉戶何翛然。 靜掃林下地,閑疏池畔泉。 伊流狹似帶,洛石大如拳。 誰教明月下,爲我聲濺濺。 竟夕舟中坐,有時橋上眠。 何用施屏障,水竹繞牀前。

    白居易 唐宋诗
  • 贈衡山令

    君吟十二載,辛苦必能官。 造化猶難隱,生靈豈易謾。 猿跳高岳靜,魚擺大江寬。 與我爲同道,相留夜話闌。

    裴說 唐宋诗
  • 喜乾晝上人遠相訪

    彼此垂七十,相逢意若何。 聖明殊未至,離亂更應多。 澹泊門難到,從容日易過。 餘生消息外,只合聽詩魔。

    齊己 唐宋诗
  • 預言 四

    一斗穀夜餉,一疋絹二丈,丁車大牛西南上。 若不信吾語,看先烏東飛,雉北走,空虛匡上見猪狗。 □□□□□□□,日無光,月無影,星辰遼亂入(下缺)。 (以上皆見《沙州文錄》,原題《寶公預言》,據上虞羅氏藏敦煌殘卷。 )(按:寶誌詩,《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梁詩》卷三僅據《南史》、《隋書》收讖詩四則,漏收二則,即《洛陽伽藍記》所載:「大竹箭,不需羽。 東箱屋,急手作。 」《南史》卷六三《王神念傳》載其天臨中讖:「太歲龍,將無理。 蕭經霜,草應死。 餘人散,十八子。 」本書前錄諸詩偈讖言,是否出於唐前,無從確定。 如其《十二時》,《洛陽伽藍記》稱寶公「造《十二辰歌》」,但其真僞,今人頗有爭論,多傾向於非六朝時之作。 〖詳參王重民《敦煌遺書論文集》附錄〗但前錄諸作,即出依託,至遲亦應爲五代以前的作品,故錄收於此。 另《太平廣記》卷一六三引《劉賓客嘉話錄》引「兩角女子」讖一則,《全唐詩》卷八七五已收,不重錄。 )。

    寶誌 唐宋诗
  • 和伯氏

    風高吹散日邊雲,綠水初迴沙際春。 逝者如斯長不住,汨羅愁絕笑靈均。

    胡宏 唐宋诗
  • 扇子詩 其一

    無適無莫羲皇人,不憂不懼擊壤民。 只有太平容易事,更於何處費精神。

    李石 唐宋诗
  • 冬日

    幸是元無了事癡,偷閑聊復學兒嬉。 午窗弄筆臨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詞。 山暖已無梅可折,江清猶有蟹堪持。 舊交乖隔音塵斷,安得歌呼共一卮。

    陸游 唐宋诗
  • 題識山堂

    物之或暌九牛毛,理有適契鶴鳴皋。 對山眩旋目無主,山靈定笑山不遭。 廬阜姿態杳莫狀,煙容嵐影翻海濤。 德人眼力了天巧,離朱眸睨難形逃。 高堂面勢踞縹緲,曠度灑落遺塵勞。 萬巧千奇領定體,如闖闤闠挹同袍。 要須般礴煩畫史,正自指顧分秋毫。 聞道樽罍富賓從,至今卷軸餘風騷。 我登斯堂唶遲暮,仙翁已躡海上鰲。 橫前三萬八千丈,天台信美非其曹。 崩騰恍駭失要領,窺覘歷覽首屢搔。 先生翳鸞驂紫鳳,想後韓衆前盧敖。 白玉之童手碧桃,雙成智瓊各雲璈。 神遊未置茲山遨,徙倚悵望吾鬰陶。 塵中局束真狴牢,但覺德人山與高。

    陳造 唐宋诗
  • 送謝希孟歸黄巖四首 其三

    圭璧襲繅藉,山龍飾衣裳。 不聞燧古初,而興自虞唐。 毀車崇騎射,隸作篆籀藏。 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

    陳傅良 唐宋诗
  • 呈審知

    去年別君重九日,君時痁作卧一室。 許我爲我一入山,人事好乖言竟食。 一官我落江之西,每附書來必以詩。 宣心寫妙無不盡,知君不累寒與饑。 念君見君何由得,江西水深波浪闊。 無何奄忽室人喪,繫舟復在南山側。 君來見我顔色好,不但文章能合道。 信知木潤山有輝,盎背晬然眸子瞭。 向來之所未見書,向我誦讀如貫珠。 有時舉問不知對,汗爲浹背口輒呿。 嗟我忝惟十年長,學業無功時既往。 羨渠松柏拱把姿,絕勝樗櫟高尋丈。 一官羈我端何爲,投劾歸來亦未遲。 豈惟問字當載酒,儻復借書仍一癡。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