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有玉盌,擊之千里鳴。 今日覩斯文,盌有當時聲。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祜
昔人有玉盌,擊之千里鳴。 今日覩斯文,盌有當時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四海遊長倦,百年愁半侵。 賴窺明鏡裏,時見丈夫心。
綠車隨帝子,青瑣翊宸機。 昔枉朝歌騎,今虛夕拜闈。 柳河悽挽曲,薤露濕靈衣。 一厝窮泉閉,雙鸞遂不飛。
武陵何處訪仙鄉,古觀雲根路已荒。 細草擁壇人跡絕,落花沈磵水流香。 山深有雨寒猶在,松老無風韻亦長。 全覺此身離俗境,玄機亦可照迷方。
弟子已折桂,先生猶灌園。 (見王定保《唐摭言》卷四)(〖1〗《摭言》云:「李頻師方干,後頻及第,詩僧清越贈干詩云〖略〗。 」《全唐詩》卷六五三誤將二句收歸方干,題作《寄李頻及第》,今改正。 又:《全唐詩》卷八二九據《禪月集》卷八收貫休《贈方干》一首,其三、四句云:「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與清越二句幾全同。 考李頻爲大中八年進士,《全唐文》收清越一文,大中十三年作,時正相合。 疑貫休同清越句入詩以贈方干,或清越爲貫休早年所用之法名,識此俟考詳。 )。
紅簾如水隔神仙,月清露冷隔茶煙。 茶煙未滅簾中語,一寸深心暗與傳。 (同前書卷六《訴衷情》注引。 )(〖1〗《文史》十一輯刊程毅中《麗情集考》云:「這首《无雙歌》作者不詳,不知是薛調同時人所作,還是宋代人所附加的。 」)。
娉婷初出苧蘿春,一笑當年國自傾。 絲網珠璣迷去路,鴟夷風月倍多情。
孔子不到秦,右軍念西岷。 劍關鐵嶺江,與世隔紅塵。 天亦惜祕境,我豈世間人。 天上紫微郎,筆端演絲綸。 跨象桂林郡,騎鯨芙蓉津。 五嶺與三峽,緣雲躡星辰。 憶公玉帳初,草木生華春。 豢龍赤城家,長生定前身。 扁舟載西子,五湖浮海濱。 莫作去來想,雪山輕重均。 况從尺一招,甘泉問鬼神。 廟謨蓍龜舊,鼎味桃李新。 虞衡備編載,我亦願卜鄰。
癡孫護雀雛,饞僕放池魚。 懷藥問鄰疾,典衣收舊書。
自知樗櫟任天材,閒愛浮萍靜愛苔。 歸有幽棲鄰佛住,時因佳客下山來。 青雲乳酒聊傾尾,白雪形鹽旋摘梅。 有月有琴君勿去,百年懷抱待君開。
扶持根本恃綱維,歎息論功到鼓鼙。 蠢蠢潢池皆赤子,埋輪何必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