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嘲四相

〔唐朝〕 無名氏

確確無餘事,錢財總被收。 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李中丞詶萬年房署少府過汾州景雲觀因以寄上房與李早年同居此觀

    顯晦澹無迹,賢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鶴,忽乃傳雙魚。 敘以泉石舊,悵然風景餘。 低回青油幕,夢寐白雲居。 玉洞桂香滿,雪壇松影疎。 沈思矚仙侶,紓組正軍書。 積學早成道,感恩難遂初。 梅生諒多感,歸止豈吾廬。

    盧綸 唐宋诗
  • 樂府古題序 古築城曲五解 二

    築城須努力,城高遮得賊。 但恐賊路多,有城遮不得。

    元稹 唐宋诗
  • 哭從弟

    傷心一尉便終身,叔母年高新婦貧。 一片綠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白居易 唐宋诗
  • 觀葉生畫花

    心竅玲瓏貌亦奇,榮枯只在手中移。 今朝故向霜天裏,點破繁花四五枝。

    施肩吾 唐宋诗
  • 荆門病中雨後書懷寄幕中知己

    病根翻作憶山勞,一雨聊堪浣鬱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眼青獨得見秋毫。 蟬聲晚簇枝枝急,雲影晴分片片高。 還憶赤松兄弟否,別來應見鶴衣毛。

    齊己 唐宋诗
  • 白菊(見《分門纂類唐歌詩》殘本第六冊《草本蟲魚類》卷五。按《全唐詩》卷七三四作羅紹威詩。紹威乃弘信之子。一作羅隱詩。)

    空。

    羅弘信 唐宋诗
  • 遊零陵見父題壁感而成詩(題擬)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廖匡齊 唐宋诗
  • 汴京紀事二十首 其九

    神霄宮殿五雲間,羽服黄冠綴曉班。 詔許羣臣親受籙,步虛聲裏認龍顔。

    劉子翬 唐宋诗
  • 蝨嘆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殄馘未掩戈,遺妖復蕃滋。 觀處初若無,掇之或如遺。 捷走欲違禍,深藏殆知幾。 竄壁尤惡啄,潛沙更危機。 處頭與物化,遂使白變緇。 稱臣託疵賤,名官慙素尸。 捫摸傲逆溫,梳爬厭懶嵇。 吉凶陋巫占,彼豈能先知。 殊快勇夫射,寧辱達士譏。 蚩兒厭膏粱,兀坐如瓠肥。 屠門飫雄餐,亦足飽汝饑。 我身如枯株,但有骨附皮。 嘬嚙竟何得,饞吻亦及之。 夜眠輟佳夢,晝坐傷沉思。 往往暴醜形,或爲潔者嗤。 抑搔兩甲折,掩捕雙目疲。 期我犯不校,責人所難爲。 湯沐猶寬恩,磔裂乃所宜。 吏貪摩其牙,巨力猶足支。 舐糠及小家,此豈禁鞭笞。 願作秋禽獮,毋使蔓草滋。 蝨去息疴癢,貪懲消怨咨。 仁者惡害人,勿謂傷吾慈。

    李流謙 唐宋诗
  • 小宴

    洗君鸚鵡杯,酌我蒲萄醅。 冒雨鶯不去,過春花續開。 英雄漫青史,富貴亦黄埃。 今夕湖邊醉,還須秉燭回。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