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聞蒼鷹獄吏,今見白兔御史。
无
其他无
〔唐朝〕 不詳
昔聞蒼鷹獄吏,今見白兔御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羶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 存神不許三尸住,混俗無妨兩鬢斑。 除却餘杭白太守,何人更解愛君閑。
黑黍舂來釀酒飲,青禾刈了驅牛載。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長安在天外。
昔年開汴水,元應別有由。 或兼通楚塞,寧獨爲揚州。 直斷平蕪色,橫分積石流。 所思千里便,豈計萬方憂。 首甚資功濟,終難弭宴遊。 空懷龍舸下,不見錦帆收。 浪倒長汀柳,風欹遠岸樓。 奔逾懷許竭,澄徹泗濱休。 路要多行客,魚稀少釣舟。 日開天際晚,鴈合磧西秋。 一派注滄海,幾人生白頭。 常期身事畢,於此泳東浮。
峰抱池光曲岸平,月臨虛檻夜何清。 僧穿小檜纔分影,魚擲高荷漸有聲。 因憶故山吟易苦,各橫秋簟夢難成。 周顒不用裁書勸,自得涼天證道情。
南庭胡運盡,北斗將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 關山遶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 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旂。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 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暉。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木腓。 餞送紆天什,恩榮賜御衣。 佇勒燕然頌,鳴騶計日歸。
冷氣生深殿,狼星渡遠關。 九城鼙鼓內,千騎道途間。 鳳髻隨秋草,鑾輿入暮山。 恨多留不得,悲淚滿龍顏。
先生何處去,王屋訪茅君。 別婦留丹訣,驅雞入白雲。 人間若剩住,天上復離羣。 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馬瘟病,急取獺之肝。 肚內將來去屎洗,煮汁啖灌便平安。 牢記在心間。 (按:以上易靜詞四卷,凡七百二十一首,均見於《兵要望江南》一書。 《崇文總目》卷三著錄於《子部·兵家類》:「《神機武略兵要望江南詞》一卷。 」《郡齋讀書後志》卷二《兵類》云:「《兵要望江南》一卷。 右題云黃石公以授張良者。 按其書雜占行軍吉凶,寓聲於《望江南》詞,取其易記憶。 《總目》云:『武安軍左押衙易靜撰。 』蓋唐人也。 」《總目》即《崇文總目》,今本已失解題,錢侗校本據以補出。 檢《新唐書》卷六九《方鎮表》:光啓元年「改欽化軍節度爲武安軍節度使」。 因知易靜應爲唐末人。 今所據凡四本:其一爲明辛自修刊本〖簡稱辛本〗,刊於萬曆十年,今藏北京圖書館;其二爲四川省圖書館藏清初鈔本〖簡稱川本〗,此本錯別字較多,文字較近於辛本;其三,首都圖書館藏鈔本〖簡稱首本〗,題作《李衛公望江南》,分上下兩卷;其四爲北京圖書館收藏前京師圖書館舊鈔本〖簡稱京本〗,附跋云:「此從明督浙江都御史晉江蘇茂相校本錄出,題作《白猿奇書兵法雜占彖詞》,唐開府儀同三司衛公三原李靖著。 」首本、川本、辛本均爲足本,但均有所殘缺。 京本則僅存五百首,但有十餘首不見於前三本,文字亦差異較大。 今以首本爲底本,以辛本、川本、京本校補。 首本、辛本、川本皆據任半塘先生與王小盾同志合編《隋唐五代燕樂雜言歌辭集》〖稿本〗轉引,京本則轉引自張璋、黃畬編《全唐五代詞》。 )。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 江迴兩崖鬬,日隱羣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沈雲樹寒。 松疎露孤驛,花密藏迴灘。 棧道谿雨滑,畬田原草乾。 此行爲知己,不覺蜀道難。
自然穠臉與深唇,一味繁紅也絕倫。 滄海浪傳千歲種,武陵應有四時春。 去年崔護詩仍在,前度劉郎意獨親。 亦要清樽相料理,可能但倚筆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