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閩人謠

〔唐朝〕 不詳

風吹楊菜鼓山下,不得錢郎戈不罷。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懷素上人草書歌

    衡陽雙峽插天峻,青壁巉巉萬餘仞。 此中靈秀衆所知,草書獨有懷素奇。 懷素身長五尺四,嚼湯誦呪吁可畏。 銅瓶錫杖倚閑庭,斑管秋毫多逸意。 或粉壁,或綵牋,蒲葵絹素何相鮮。 忽作風馳如電掣,更點飛花兼散雪。 寒猨飲水撼枯藤,壯士拔山伸勁鐵。 君不見張芝昔日稱獨賢,君不見近日張旭爲老顛。 二公絕藝人所惜,懷素傳之得真跡。 崢嶸蹙出海上山,突兀狀成湖畔石。 一縱又一橫,一欹又一傾。 臨江不羨飛帆勢,下筆長爲驟雨聲。 我牧此州喜相識,又見草書多慧力。 懷素懷素不可得,開卷臨池轉相憶。

    王𩔪 唐宋诗
  • 讀皇甫湜公安園池詩書其後二首 二

    我有一池水,蒲葦生其間。 蟲魚沸相嚼,日夜不得閑。 我初往觀之,其後益不觀。 觀之亂我意,不如不觀完。 用將濟諸人,捨得業孔顏。 百年詎幾時,君子不可閑。

    韓愈 唐宋诗
  • 木芙蓉花下招客飲

    晚涼思飲兩三杯,召得江頭酒客來。 莫怕秋無伴醉物,水蓮花盡木蓮開。

    白居易 唐宋诗
  • 題章野人山居

    帶郭茅亭詩興饒,回看一曲倚危橋。 門前山色能深淺,壁上湖光自動搖。 閑花散落填書帙,戲鳥低飛礙柳條。 向此隱來經幾載,如今已是漢家朝。

    馬戴 唐宋诗
  • 送元中丞轉運江淮

    薄賦歸天府,輕徭賴使臣。 歡霑賜帛老,恩及卷綃人。 去問珠官俗,來經石𧉧春。 東南御亭上,莫使有風塵。

    王維 唐宋诗
  • 遠聲歷歷風和水,近色青青竹映松。

    紹伯 唐宋诗
  • 靈岩洞

    一灣溪水出岩泉,前洞沉沉後洞連。 可惜秦人不曾到,空留名蹟在桃川。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一二六二《常德府部》)。

    蔣防 唐宋诗
  • 還丹歌 一

    世上人人緫愛藥,箇箇元來尋不著。 也道用鉛不用鉛,及至用鉛還只錯。 尋不著,莫生嗔,都爲黃芽不得真。 有信有行堪分付,財色不染是真人。 潛拯濟,莫彰露,本覓長生却短祚。 慎勿將身遊貴門,醫卜經求且閑處。 未能隱,沒閑處,且去經求無病藥,長生樂道何憂慮。 鉛爲君,汞爲臣,火爲使者,赤血將軍,守陰守陽,制御伏藥,藥成先用點水銀。 水銀被點堪服餌,鬼官不追人不死。 世世喧喧若得之,閑處經求莫干貴。 心口訣,手眼傳,制伏只在黃芽邊。 心口不決,手眼不傳,耽荒酒色,與道無緣。

    楊行真人 唐宋诗
  • 許希

    京城名利塗,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後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無人知。 一朝仗至藝,驟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時。 酬以六尚官,著籍通端闈。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龜。 于時稱謝畢,西向復陳儀。 當宁驚且問,歷歷宣其辭。 臣傳扁鵲術,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謝,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擊賞爲噓唏。 仍給水衡錢,國西命立祠。 復加靈應號,金額照華榱。 自此輦轂下,求禱何祁祁。 我過慶成坊,見之心且悲。 秦醫術雖妙,五腑及四肢。 所習得其人,千齡祀不虧。 魯聖術至大,帝道與民彝。 所習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師荀況,竊爲辨說資。 作相勸焚書,詐云愚蚩蚩。 後之爲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動守先王規。 朝談十二經,夕誦三百詩。 依憑稽古力,榮進無他歧。 及居廟堂上,長劍冠峨巍。 自謂天所賦,焉知有宣尼。 宣尼斷襲封,十經寒暑移。 他姓爲邑官,鄉老皆驚疑。 上章寢不報,九重遭面欺。 諫官不舉失,御史不言非。 盡爲許希笑,得路忘先師。

    顔太初 唐宋诗
  • 五更聞雨思季長

    幽叢鳴姑惡,高樹號杜宇。 驚回千里夢,聽此五更雨。 展轉窗未明,更覺心獨苦。 天涯懷故人,安得插兩羽。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