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望梅花

〔唐朝〕 和凝

春草全無消息,臘雪猶餘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折,冷豔奇芳堪惜。 何事壽陽無處覓,吹入誰家橫笛。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獨遊玉泉寺

    雲樹玉泉寺,肩舁半日程。 更無人作伴,祗共酒同行。 新葉千萬影,殘鶯三兩聲。 閑遊竟未足,春盡有餘情。

    白居易 唐宋诗
  • 聽歌鷓鴣辭

    南國多情多豔詞,鷓鴣清怨遶梁飛。 甘棠城上客先醉,苦竹嶺頭人未歸。 響轉碧霄雲駐影,曲終清漏月沈暉。 山行水宿不知遠,猶夢玉釵金縷衣。

    許渾 唐宋诗
  • 箇儂

    甚感殷勤意,其如阻礙何。 隔簾窺綠齒,映柱送橫波。 老大逢知少,襟懷暗喜多。 因傾一尊酒,聊以慰蹉跎。

    韓偓 唐宋诗
  • 漳州新城秋宴

    地險行臺壯,天清景幕新。 鴻飛青嶂杳,鷺點碧波真。 風肅天如水,霜高月散銀。 嬋娟争潑眼,廉潔正成隣。 東湧滄溟玉,西呈翠巘珍。 畫船拖素練,朱榭映紅雲。 琥珀盃方酌,鮫綃席未塵。 秦簫吹引鳯,鄒律奏生春。 縹{糹耳少}纖歌遏,婆娑妙舞神。 會知冥漠處,百怪惱精魂。

    陳元光 唐宋诗
  • 灼灼歌 三

    舞停歌罷來中坐。 (見同書卷十《迎春樂》注引《灼灼歌》)(按:《片玉集注》引《麗情集》中詩,或稱篇名,或稱作者,或並引之,頗不一致,可參本書卷十八元稹《崔徽歌》條按語及拙輯《蘇舜欽詩文續拾》《愛愛歌》附按。 就《灼灼歌》三句出處不同稱引考察,可知「崔班」即爲崔珏之誤。 《才調集》卷三錄韋莊《傷灼灼》詩,可證崔珏與灼灼恰爲同時之人,有作詩之可能。 灼灼故事,詳《綠窗新話》卷上引《麗情集》。 又按:《全唐詩》卷五九一收崔珏《門前柳》,首句缺一字。 《文苑英華》卷三三七、《全蜀藝文志》卷十八收此詩皆不缺,前者作「先」,後者作「早」。 詩不重錄。 )。

    崔珏 唐宋诗
  • 晚春

    品物趨時慰寂寥,靜觀玄化自超遥。 鸚因求友偏饒舌,柳爲含綿嬾折腰。

    姜特立 唐宋诗
  • 閑行至西山民家

    秋林半丹葉,秋草多碧花。 隔山五六里,臨水兩三家。 罾魚與伐荻,各自有生涯。 平池散雁鶩,繞舍栽桑麻。 客至但舉手,土釜煎秋茶。 城中不如汝,切莫慕浮夸。

    陸游 唐宋诗
  • 和吳沖卿元會

    千官車馬閶闔來,晝漏始上閶闔開。 峨峨左右升龍進,昨夜雪飛雲作堆。 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入仗旗脚迴。 黄鍾一奏寶扇掩,玳簾卷起香霧排。 鳴梢未盡霹靂響,翠輦已退黄金階。 聖人端冕御法座,大樂旅作聲和諧。 羣公抃蹈丹墀下,尚書奏瑞四夷懷。 乘輿却入更衣閤,通天絳袍陞玉榻。 百拜稱觴萬歲聞,兩廊賜食簪裾匝。 曲傳大定舞綴疎,波旋烟斂飭宮車。 衛官解嚴多士退,日光停午氣象舒。 吳君才筆天下傑,歸來作詩傳石渠。 石渠祕邃無凡愚,石渠酬唱皆嚴徐。 我慙短學復在後,收拾掇棄聊以書。

    梅堯臣 唐宋诗
  • 明發祁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其五

    山行政好又逢溪,況是危峰斗下時。 知與此溪有何隙,遣它不去祗相隨。

    楊萬里 唐宋诗
  • 再次韻

    人間十日雪,已潤夸父渴。 宿雲忽披靡,羲馭與抑遏。 春從九地回,旋放牙甲活。 主張披拂是,大塊司予奪。 椒柏追時序,鼓吹聽曉聒。 詩壇有同盟,辦作銜袖謁。 得雪晴更佳,過是或爲孽。 羣山半披剝,衆巧獻一閲。 懸知兵吏集,不待鋪木屑。 令尹活人手,小試牛刀割。 廣文甘僻左,不肯事容說。 與俗分樂事,盍以韻語說。 獨慙長鬚送,不量好時節。 要須百篇富,趁此梅未葉。 正使領兕觥,快作湯沃雪。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