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 香閣掩,眉歛,月將沈。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 換我心,爲你心,始知相憶深。
无
其他无
〔唐朝〕 顧敻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 香閣掩,眉歛,月將沈。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 換我心,爲你心,始知相憶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鄭老身仍竄,台州信所傳。 爲農山澗曲,臥病海雲邊。 世已疎儒素,人猶乞酒錢。 徒勞望牛斗,無計劚龍泉。
新藤正可翫,得地又逢時。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 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 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 餘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 聖心對此應有感,隱迹如斯誰復知。 懷賢勞永歎,比物賦新詩。 聘丘園,訪茅茨。 爲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杳杳復蒼然,無雲日暮天。 象分青氣外,景盡赤霄前。 漸吐星河色,遙生水木煙。 從容難附麗,顧步欲澄鮮。 但見收三素,何能測上玄。 應非暫呈瑞,不許出山川。
水遶宮牆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 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虹旗映綠荑,春仗漢豐西。 侍蹕浮清渭,揚舲降紫泥。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岸轉帆飛疾,川平棹舉齊。 傅舟來是用,軒馭往應迷。 興闋菱歌動,沙洲亂夕鷖。
於昭武王,承天剪商。 誰其下武?聖母神皇。 穆斯九族,綏彼四方。 遵以禮儀,調以陰陽,三農五穀,萬[庾](庚)千箱。 載興文教,載構明堂。 八窻四闥,上圓下方。 多士濟濟,流水洋洋。 明堂文興,百工時揆。 庶人子來,●鼓不勝。 肅肅在上,無幽不察,無遠不相。 千齡所鐘,萬國攸向。 俗被仁禮,家懷孝讓。 帝德廣運,聖壽遐延。 明明在下,於昭於天。 本枝百代,福祚萬年。 惟彼洛邑,聖母營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聖母生之;浩浩海瀆,神皇平之。 福兮祐兮,在聖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聖母皇皇,撫臨四方。 東西南北,無思不服。 禿髮狂瞽,侵我西土。 皇赫斯怒,爰整其旅。 荒徼之外,各安其所。 穆穆聖君,受天之祐。 聖皇爲誰?神皇聖母。 於萬斯(伯二六九五卷作「斯萬」)年,受天之祐。 永淳之季,皇昇玉京。 如喪其考,人不聊生。 裴、徐作釁,淮海波驚。 皇皇聖母,定[縱](從)服橫。 綏以大德,威以[佳](往)兵。 神謀獨運,天鑒孔明。 危邦載靜,亂俗還平。 河圖洛書,龜背龍脅。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既營大室,爰構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 句含五色,吐納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薦趾,膺乾之統,得坤之經。 子來之作,不日而成。 不得有得,[□□]非名。 如天之壽,於萬斯齡。 黄山海水,蒲海沙場。 地隣蕃服,家接渾鄉。 昔年寇盜,禾麥調傷。 四人[擾擾](優優),百姓遑遑。 聖人哀念,賜以惟良。 既撫既育,或引或將。 昔靡單袴,今日重裳。 春蘭秋菊,無絕斯芳。 (見羅振玉《鳴沙石室佚書》影印敦煌寫卷《沙州[都督府]圖經》,即伯二○○五卷。 校以伯二六九五卷,此卷末署「《沙州都督府圖經》卷第三」。 )(按:原詩題作《歌謠》,在《圖經》中自成一目。 末云:「右唐載初元年四月,風俗使于百姓問採得前件歌謠,具狀上讫。 」今據以擬題。 )。
世有非常人,實惟彼玄士。 稟茲至緇色,內外皆相似。 臥如驪[馬](牛)(司義祖校記云:「似應作『驪馬』」。 今從《事文類聚》改)𩥇,立似烏牛跱。 忿如鸜鵒鬭,樂似鸕鷀喜。 (下缺。 見中華書局校排本《初學記》卷十九。 宋祝穆《事文類聚後集》卷十八作「朱彥時賦黑兒詩」)(按:彥時時代不明,要爲開元前人。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有朱彥時,約中唐人,非是。 嚴可均輯《先唐文》收入彥時此篇及劉思真《醜婦賦》,並無確據。 王重民先生《敦煌變文研究》〖刊《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一年第二輯〗以爲初唐時作,或得其實。 )。
誰謂過殘臘,餘寒遂有涯。 雪來風益横,冰着雨還加。 萬里隋堤絮,千山庾嶺葩。 袁門晨尚閉,剡艇夜應拿。 百蟄猶含土,群芳敢放芽。 嬌紅還玉茗,新綠借金沙。 力勝榴花酒,功高雀舌茶。 人心愁甚矣,天意欲何耶。 好放朝陽出,休從宿霧遮。 青腰誠念我,明日變霜華。
春夢朦朧,秋月玲瓏。 夏凉寂寂,冬寒空空。
潤資宿麥兩歧秀,寒勒新花幾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