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雙飛畫閣前,寂寥多少恨,嬾孤眠。 曉來閑處想君憐,紅羅帳,金鴨冷沈煙。 誰信損嬋娟,倚屏啼玉筯,溼香鈿。 四支無力上鞦韆,羣花謝,愁對豔陽天。
无
其他无
〔唐朝〕 毛熙震
梁燕雙飛畫閣前,寂寥多少恨,嬾孤眠。 曉來閑處想君憐,紅羅帳,金鴨冷沈煙。 誰信損嬋娟,倚屏啼玉筯,溼香鈿。 四支無力上鞦韆,羣花謝,愁對豔陽天。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雙轍出郭門,綿綿東西道。 送死多於生,幾人得終老。 見此切肺肝,不如歸山好。 不聞哀哭聲,默默安懷抱。 時盡從物化,又免生憂擾。 世間壽者稀,盡爲悲傷惱。
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 偶到匡山曾住處,幾行衰淚落煙霞。
胡風激秦樹,賤子風中泣。 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長安十二衢,投樹鳥亦急。 高閣何人家,笙簧正喧吸。
大渡河邊蠻亦愁,漢人將渡盡回頭。 此中剩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
蜀山攢黛留晴雪,簝笋蕨芽縈九折。 江風吹巧剪霞綃,花上千枝杜鵑血。 杜鵑飛入巖下叢,夜呌思歸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盡,文君織得春機紅。 怨魄未歸芳草死,江頭學種相思子。 樹成寄與望鄉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落日數聲啼鳥,香風滿路吹花。 道人邀我煮新茶,盪滌胸中瀟灑。 世事不堪回音,夢魂猶遶天涯。 鳳停橋畔即吾家,管甚月明今夜。 (《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後集》一)。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擬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猪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爲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儘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儘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爲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爲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爲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只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裏說明的。 )。
癯山早寒,老木先槁。 心潛三界空,念動一塵眇。 太虛誰與增添,萬像何曾欠少。 止猶谷神唯自知,肯把閒身相攪擾。
舉得分明和得親,通方豈欲自瞞人。 只要真底無絲隔,狀若千燈一室明。
星斗闌干天宇清,起披短褐繞廊行。 葉聲颯颯飛霜重,籬影疏疏落月明。 沙冷斷鴻投別浦,風高殘漏下孤城。 衰遲自笑情猶在,一首新詩取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