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菩薩蠻 四

〔唐朝〕 歐陽炯

畫屏繡閣三秋雨,香脣膩臉偎人語。 語罷欲天明,嬌多夢不成。 曉街鐘鼓絕,嗔道如今別。 特地氣長吁,倚屏彈淚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 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 馬足蹶側石,車輪摧高岡。 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 殺氣毒劒戟,嚴風裂衣裳。 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 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 慘戚冰雪裏,悲號絕中腸。 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 汲水澗谷阻,采薪隴坂長。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湌,飢飲零露漿。 歎此北上苦,停驂爲之傷。 何日王道平?開顏覩天光。

    李白 唐宋诗
  • 失題

    胡風迎馬首,漢月學蛾眉。 久戍人將老,長征馬不肥。

    錢起 唐宋诗
  • 訪邱員外丹(題擬)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顧况 唐宋诗
  • 送春

    無語共春別,細腰枝上紅。 來年又相見,還恐是愁中。 (江標影刻宋本《唐五十家小集》)。

    儲嗣宗 唐宋诗
  • 送李員外使還蘇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賦得長字袁州即員外之從兄

    別離共成怨,衰老更難忘。 夜月留同舍,秋風在遠鄉。 朱弦徐向燭,白髮強臨觴。 歸獻西陵作,誰知此路長。

    劉長卿 唐宋诗
  • 山路花

    不共垂楊映綺寮,倚山臨路自嬌饒。 游人過去知香遠,谷鳥飛來見影摇。 半隔烟嵐遥隠隠,可堪風雨暮蕭蕭。 城中春色還如此,幾處笙歌案舞腰。

    徐鉉 唐宋诗
  • 偶成二首 其一

    我生詩酒弄林泉,紫詔三呼出洞天。 高視塵寰但蚊睫,冷看時輩聳鳶肩。 山間已袖嬰鱗手,物外今還釣月船。 若使兒曹知此樂,人人同得地行仙。

    鄧肅 唐宋诗
  • 南定樓

    水接荆門陸控秦,卧龍陳迹久尤新。 劍關驛外青山舊,錦里祠邊碧草春。 更築飛樓瞰瀘水,擬將遺恨問洪鈞。 南方已定雖饒富,北望中原正慘神。

    晁公武 唐宋诗
  • 壽孫提刑

    溪山擢秀稱陽羨,族望推高獨富春。 潄石風流宜有後,擲金詞翰不無人。 聲名已覺寰區滿,事業方看日夜新。 今代太平難藻繪,須公提筆侍楓宸。

    洪适 唐宋诗
  • 依韻答李晉卿結交篇

    上交執正道,下交守奇節。 當爲蘭死香,勿作竹枯裂。 試看溫玉堅,何似春冰折。 貴賤事乃見,古今情不別。 平生相與親,晏歲誰可决。 君能持此意,足以表風烈。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