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南鄉子 七

〔唐朝〕 歐陽炯

袖斂鮫綃,采香深洞笑相邀。 藤杖枝頭蘆酒滴,鋪葵席,豆蔻花間趖晚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鄭正則徐州行營

    從軍非隴頭,師在古徐州。 氣勁三河卒,功全萬戶侯。 元戎閫外略,才子握中籌。 莫聽關山曲,還生塞上愁。

    郎士元 唐宋诗
  • 山店

    登登石路何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雲。

    王建 唐宋诗
  • 解秋十首 六

    霽麗牀前影,飄蕭簾外竹。 簟涼朝睡重,夢覺茶香熟。 親烹園內葵,憑買家家麯。 釀酒幷毓蔬,人來有棊局。

    元稹 唐宋诗
  • 夜箏

    紫袖紅弦明月中,自彈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友人如邊

    去日重陽後,前程菊正芳。 行車輾秋嶽,落葉墜寒霜。 雲入漢天白,風高磧色黃。 蒲輪待恐晚,求薦向諸方。

    賈島 唐宋诗
  • 喻道

    漢武秦皇漫苦辛,那思俗骨本含真。 不知流水潛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塵。 牢落沙丘終古恨,寂寥函谷萬年春。 長生客待仙桃餌,月裏嬋娟笑煞人。

    李咸用 唐宋诗
  • 雜詩 十八

    洛陽才子隣簫恨,湘水佳人錦瑟愁。 今昔兩成惆悵事,臨邛春盡暮江流。

    無名氏 唐宋诗
  • 善卷祠

    子長愛奇故不收,況乃著論非許由。 先生蹤跡重埋沒,引舜作證應點頭。 天下大器尚不欲,萬古虛名豈願留? 江北漫空山不靜,說著高風簪可投。 (同治《武陵縣志》卷四八。 本詩爲陶敏先生錄示,小傳亦從陶說。 )。

    薛巽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根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殺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殺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淨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緣病,倐然淨。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倐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卷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潛還。 斬癡網,截慾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超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陽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無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梵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虛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大正新刊大藏經》第四十八冊延壽《永明智覺禪師唯心訣》附收。 )。

    延壽 唐宋诗
  • 句 二

    上饒多勝景,樽酒不應同。 (《記纂淵海》卷十。 )。

    張蠙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