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和正旦賜宰臣栢葉應制

〔唐朝〕 武平一

綠葉迎春綠,寒枝歷歲寒。 願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將赴東陽留上包諫議

    敝邑連山遠,仙舟數刻同。 多慚屢回首,前路在泥中。

    戴叔倫 唐宋诗
  • 秋夜寄江南舊遊

    寥落九秋晚,端憂時物殘。 隔林螢影度,出禁漏聲寒。 愁雨洞房掩,孤燈遙夜闌。 懷賢夢南國,興盡水漫漫。

    武元衡 唐宋诗
  • 荅田徵君

    家臨清溪水,溪水繞盤石。 綠蘿四面垂,褭褭百餘尺。 風泉度絲管,苔蘚鋪茵席。 傳聞潁陽人,霞外漱靈液。 忽枉巖中翰,吟望朝復夕。 何當遂遠遊,物色候逋客。

    宋之問 唐宋诗
  • 添魚具詩 蓑衣

    一領蓑正新,著來沙塢中。 隔溪遙望見,疑是綠毛翁。 襟色裛䐑靄,袖香䙰褷風。 前頭不施衮,何以爲三公。

    皮日休 唐宋诗
  • 聞無相道人順世五首 四

    石霜既順世,吾師亦不住。 杉桂有猩猩,糠粃無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孾孺。 莫比優曇花,斯人更難遇。

    貫休 唐宋诗
  • 過琴溪(幷序)

    州府謫宦居,邑城攝官涖。 悠悠涇川適,佳期此相遲。 靈溪知幾曲,曲曲各殊致。 仙嶺多巉顏,前峰特超類。 穹崇勢旁倒,㟯下無地。 洞穴盤龍蛇,空巖隱魑魅。 蘋開秋水綠,竹動寒山翠。 遠嶂數瀑懸,疎林一猿墜。 依然彈素絃,流我望鄉淚。 席上紅泉飛,樽前白雲至。 中山是隱居,緬想故心醉。 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神交十載得,良願三人遂。 (詩見嘉慶十二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一,序據附錄蔣之奇文補)(〖1〗清趙紹祖《涇川金石記》「開元摩崖詩碑」條引宋蔣之奇《磨崖詩序》略云:「予遊涇川,過琴溪,浮舟釣臺,道旁見石崖蒼蒼,上摩穹旻,意其下必有瓌觀焉。 既還至水西,涇令陳中裕餞余巖礲寺,尉劉公曼云:向所觀石崖古刻尚在。 唐玄宗開元甲子,河間邢巨、沛國武平一,嘗遊是溪,題絕句其下。 又刻一長篇,尤雅淡有清思。 其序云:『二十二年冬,予自柱史謫掾宣城,明年九月,連率班公〖原注:下闕〗。 』讀其詩,有云:『忽覩邢武辭,聆其金石備。 』以詩序考之,蓋是人也。 後邢、武一紀而來,疑其即杜偉也。 」〖2〗同書「杜偉《周公亭記》」條引同人《琴溪釣臺詩序》略曰:「釣臺旁山臨溪,上有古碑,皆漫滅殘剝,僅有數字可辨。 其上篆四字曰《周公亭頌》,其餘字皆八分,云:『前殿中侍御史宣城郡司戶京兆杜偉纂。 』〖下略〗」)(按:《涇縣志》錄此詩,署「亡名氏」,無序。 末跋云:「疑杜偉作。 偉以開元二十年謫掾宣城,今《全唐詩》但收『忽覩邢武辭』二句,即作杜偉。 」今參蔣之奇熙寧間所作二序,可決知此詩爲杜偉所作。 《全唐詩》卷七九五據蔣文錄二句,歸杜偉,無小傳,今據蔣氏二序補之。 )。

    杜偉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醫方第二十九(十六首) 二

    如瘴氣,鶻骨火燒將。 便去上風焚此物,衆人聞此滅灾殃,從此得安康。

    易靜 唐宋诗
  • 岳陽樓詩(題擬) 一

    煙容雲態四溟濛,州在波濤洶湧東。

    范質 唐宋诗
  •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康樂上官去,永嘉遊石門。 江亭有孤嶼,千載跡猶存。 我來游秋浦,三入桃陂源。 千峯照積雪,萬壑盡啼猨。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 掃厓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迴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後經此地,爲余謝蘭蓀。

    李白 唐宋诗
  • 與洪兄

    無傷機器微,我此法門大。 萬殊紛目前,一衲俱蓋過。 天外出頭來,衆中交腳坐。 佛祖是伊成,未言遭一唾。

    釋慧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