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穆濬哲,維清緝熙。 肅事昭配,永言孝思。 滌濯靜嘉,馨香在茲。 神之聽之,用受福釐。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休
於穆濬哲,維清緝熙。 肅事昭配,永言孝思。 滌濯靜嘉,馨香在茲。 神之聽之,用受福釐。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翰林逼華蓋,鯨力破滄溟。 天上張公子,宮中漢客星賦詩拾翠殿,佐酒望雲亭。 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 內分金帶赤,恩與荔枝青。 無復隨高鳳,空餘泣聚螢。 此生任春草,垂老獨漂萍。 儻憶山陽會,悲歌在一聽。
位下才高多怨天,劉兄道勝獨恬然。 貧於揚子兩三倍,老過榮公六七年。 筆硯莫拋留壓案,簞瓢從陋也銷錢。 郡丞自合當優禮,何況夷陵太守賢。
紛紛靄靄遍江湖,得路爲霖豈合無。 莫使悠颺只如此,帝鄉還更暖蒼梧。
婀娜金閨樹,離披野田草。 雖殊兩地榮,幸共三春好。 花殊鳥飛處,葉鏤蟲行道。 真心獨感人,惆悵令人老。
世界曾行遍,全無行可修。 炎涼三衲共,生死一身休。 片斷雲隨體,稀疎雪滿頭。 此門無所著,不肯暫淹留。
相訪多衝雨,由來德有鄰。 卷簾繁暑退,濕樹一蟬新。 道在誰爲主,吾衰自有因。 祗應江海上,還作狎鷗人。
古無門匠墓。
退居三畝地,聊復謝喧卑。 盡日題書標,無風下釣絲。 蚰蜒過竹節,翡翠抱蘆枝。 惆悵是臨水,星星蓬鬢垂。 。
龍門(丁誤作「開」)依御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御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隨文鷁轉,渡(《御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御覽》作「洛」),巖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御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爲「梁蕭鈞」,《御覽》則僅云「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云:「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於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爲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於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御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爲後梁宣帝,祖巋爲後梁明帝,父珣入隋復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爲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爲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漢道昔云季,羣雄方戰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髮同衰榮。 託意在經濟,結交爲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