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歷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雛飛。 暗草薰苔徑,晴楊掃石磯。 俗人猶語此,余亦轉忘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殷遙
寂歷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雛飛。 暗草薰苔徑,晴楊掃石磯。 俗人猶語此,余亦轉忘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君行登隴上,妾夢在閨中。 玉筯千行落,銀牀一半空。
相公罷論道,聿至活東人。 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塵。 遂令河南治,今古無儔倫。 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府西三百里,候館同魚鱗。 相公謂御史,勞子去自巡。 是時山水秋,光景何鮮新。 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遺我行旅詩,軒軒有風神。 譬如黃金盤,照耀荆璞真。 我來亦已幸,事賢友其仁。 持竿洛水側,孤坐屢窮辰。 多才自勞苦,無用祗因循。 辭免期匪遠,行行及山春。
城上歸時晚,庭前宿處危。 月明無葉樹,霜滑有風枝。 啼澀飢喉咽,飛低凍翅垂。 畫堂鸚鵡鳥,冷暖不相知。
三面接漁樵,前門向郡橋。 岸沙崩橘樹,山徑入茶苗。 夜擁軍煙合,春浮妓舸邀。 此心無與醉,花影莫相燒。
錦城東北黃金地,故跡何人興此寺。 白眉長老重名公,曾識會稽山處士。 寺門左壁圖天王,威儀部從來何方。 鬼神怪異滿壁走,當簷颯颯生秋光。 我聞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宮殿琉璃瓦。 綵杖時驅狒𤝞裝,金鞭頻策騏驎馬。 毗沙大像何光輝,手擎巨塔凌雲飛。 地神對出寶缾子,天女倒披金縷衣。 唐朝說著名公畫,周昉毫端善圖寫。 張僧繇是有神人,吳道子稱無敵者。 奇哉妙手傳孫公,能如此地留神蹤。 斜窺小鬼怒雙目,直倚越狼高半胸。 寶冠動總生威容,趨蹌左右來傾恭。 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虎皮斑剝紅。 飄飄但恐入雲中,步驟還疑歸海東。 蟒蛇拖得渾身墮,精魅搦來雙眼空。 當時此藝實難有,鎮在寶坊稱不朽。 東邊畫了空西邊,留與後人教敵手。 後人見者皆心驚,盡爲名公不敢爭。 誰知未滿三十載,或有異人來間生。 匡山處士名稱樸,頭骨高奇連五嶽。 曾持象簡累爲官,又有蛇珠常在握。 昔年長老遇奇蹤,今日門師識景公。 興來便請泥高壁,亂搶筆頭如疾風。 逡巡隊仗何顛逸,散漫奇形皆湧出。 交加器械滿虛空,兩面或然如鬬敵。 聖王怒色覽東西,劒刃一揮皆整齊。 腕頭獅子咬金甲,脚底夜叉擊絡鞮。 馬頭壯健多筋節,烏觜彎環如屈鐵。 遍身虵虺亂縱橫,遶頷髑髏乾孑裂。 眉麤眼豎髮如錐,怪異令人不可知。 科頭巨卒欲生鬼,半面女郎安小兒。 況聞此寺初興置,地脉沈沈當正氣。 如何請得二山人,下筆咸成千古事。 君不見明皇天寶年,畫龍致雨非偶然。 包含萬象藏心裏,變現百般生眼前。 後來畫品列名賢,唯此二人堪比肩。 人間是物皆求得,此樣欲於何處傳。 嘗憂壁底生雲霧,揭起寺門天上去。
權衡諒匪易,愚智信難移。 九德皆殊進,三端豈易施。 同稱崑岫寶,共握桂林枝。 鄭鼠今奚別,齊竽或濫吹。 瑤臺有光鑑,屢照不應疲。 片善當無掩,先鳴貴在斯。 龍門峻且極,驥足庶來馳。 太息李元禮,期君幸一知。
愛君少岐嶷,高視白雲鄉。 九歲能屬文,謁帝遊明光。 奉詔赤墀下,拜爲童子郎。 爾來屢遷易,三度尉洛陽。 洛陽十二門,官寺鬱相望。 青槐羅四面,淥水貫中央。 聽訟破秋毫,應物利干將。 辭滿如脫屣,立言無否臧。 歲暮風雪暗,秦中川路長。 行人飲臘酒,立馬帶晨霜。 生事豈須問,故園寒草荒。 從今署右職,莫笑在農桑。
年來萬事總成魔,老去閑添白髪多。 道泰不傳天子令,時清休唱太平歌。
夢入瓊崖身益壯,烟銷金塢臭空傳。
可但溫恭九族敦,平生鄉黨更恂恂。 山林得趣身長健,門館無私物自春。 一室琴尊對咸籍,百年膠漆付雷陳。 共傳宅相工題品,未數東坡德有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