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朝〕 鄭明

山頭落日催歸馬,河畔垂楊纜醉船。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別劉員外長卿

    清如寒玉直如絲,世故多虞事莫期。 建德津亭人別夜,新安江水月明時。 爲文易老皆知苦,謫宦無名倍足悲。 不學朱雲能折檻,空羞獻納在丹墀。

    耿湋 唐宋诗
  • 聽郢客歌陽春白雪

    寂聽郢中人,高歌已絕倫。 臨風飄白雪,向日奏陽春。 調雅偏盈耳,聲長杳入神。 連連貫珠並,嬝嬝遏雲頻。 度曲知難和,凝情想任真。 周郎如賞羨,莫使滯芳晨。

    歐陽衮 唐宋诗
  • 旅中過重陽

    一歲重陽至,羈遊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雲片,天涯落鴈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爲誰黃。

    朱慶餘 唐宋诗
  • 太湖詩 上真觀

    徑盤在山肋,繚繞窮雲端。 摘菌杖頭紫,緣崖屐齒刓。 半日到上真,洞宮知造難。 雙戶啓真景,齋心方可觀。 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 琪樹夾一徑,萬條青琅玕。 兩松峙庭際,怪狀吁可歎。 大螾騰共結,修蛇飛相盤。 皮膚坼甲胄,枝節擒貙犴。 罅處似天裂,朽中如井眢。 襹褷風聲㾌,跁跒地力痑。 根上露鉗釱,空中狂波瀾。 合時若莽蒼,闢處如轘轅。 儼對無霸陣,靜問嚴陵灘。 靈飛一以護,山都焉敢干。 兩廊潔寂歷,中殿高巑岏。 靜架九色節,閑懸十絕幡。 微風時一吹,百寶清闌珊。 昔有葉道士,位當升靈官。 欲箋紫微志,唯食虹影丹。 既逐隱龍去,道風由此殘。 猶聞絳目草,往往生空壇。 羽客兩三人,石上譚泥丸。 謂我或龍胄,粲然與之歡。 衣巾紫華冷,食次白芝寒。 自覺有真氣,恐隨風力摶。 明朝若更往,必擬隳儒冠。

    皮日休 唐宋诗
  • 送友人江行之廬山肄業

    蜀國初開棹,廬峰擬拾螢。 獸皮裁褥暖,蓮葉製衣馨。 楚水秋來碧,巫山雨後青。 莫教銜鳳詔,三度到中庭。

    唐求 唐宋诗
  • 除夜長安作

    長安朔風起,窮巷掩雙扉。 新歲明朝是,故鄉何路歸。 鬢絲饒鏡色,隙雪奪燈輝。 却羨秦州雁,逢春盡北飛。

    李京 唐宋诗
  • 它山堰

    截斷寒流疊石基,海潮從此作回期。 行人自老青山路,澗急水聲無絕時。 (以上二首均見南宋魏峴《四明它山水利備覽》卷下,《四明叢書三集》本。 二詩承溫州師院張靖龍同志錄示)(〖1〗張靖龍云:南宋林元晉《回沙閘記》云:「唐僧元亮賦堰詩,有曰:『海潮從此作回期。 』人謂絕唱。 」明末李鄴嗣《甬上高僧詩》卷上曰:「縣令王元暐起它山堰,主水啓閉,民德之,亮公爲題一詩。 宋志載吾最四絕句,以公題它山堰爲第一。 所云景絕詩亦絕者也。 公又作長歌一首以記其事。 」魏峴考訂《它山歌》爲元亮所作:「人知它山之詩而不知它山之歌。 歌以言詩之未盡,詩以言歌之所不欲文。 不觀其詩,無以見亮公之絕唱,不觀其歌,無以見王侯之始謀。 予方幼時,蓋嘗耳其歌之大略矣。 每以石刻不存爲恨。 咨詢耆老有年于茲,近劃得墨刻,讀之甚喜。 或疑圖志上載絕句爲唐僧元亮所作,此刻不載歲月名稱,恐非亮公之筆。 然即其歌以溯其意,如因祈禱入山與夫櫂舟深入之語,非亮公距王侯未遠,其孰能知此耶? 」)。

    宗亮 唐宋诗
  • 耕圖二十一首 浸種

    谿頭夜雨足,門外春水生。 筠籃浸淺碧,嘉穀抽新萌。 西疇將有事,耒耜隨晨興。 隻雞祭句芒,再拜祈秋成。

    樓璹 唐宋诗
  • 聽微水有感四首 其三

    西從徼外来,東去還歸海。 徒聞朝暮聲,詎識年華改。

    張嵲 唐宋诗
  • 天陰望鍾山

    塵土不滿眼,飛鴻入無倪。 摇情望鍾山,巖壑移東西。 荆榛蔽青靄,上下紛冥迷。 昔人去已遠,草堂懷煙霏。 此意竟何往,緬懷誰與追。 胡爲命駕一登覽,誅除氛祲褰雲旂。

    曹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