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舜調清管,王褒賦雅音。 參差橫鳳翼,搜索動猿吟。 靈鶴時來到,仙人幸見尋。 爲聽楊柳曲,行役幾傷心。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嶠
虞舜調清管,王褒賦雅音。 參差橫鳳翼,搜索動猿吟。 靈鶴時來到,仙人幸見尋。 爲聽楊柳曲,行役幾傷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秦時桃樹滿山坡,騎鹿先生降大羅。 路盡溪頭逢地少,門連內裏見天多。 荒泉壞簡朱砂暗,古塔殘經篆字訛。 聞說開元齋醮日,曉移行漏帝親過。
長懸青紫與芳枝,塵剎無應免別離。 馬上多于在家日,罇前堪憶少年時。 關河客夢還鄉遠,雨雪山程出店遲。 却羨高人終此老,軒車過盡不知誰。
公局長清淡,池亭晚景中。 蔗竿閑倚碧,蓮朵靜淹紅。 半引彎彎月,微生飋飋風。 無思復無慮,此味幾人同。
日長院落迥無人,忽悟猶餘此老身。 只擬一時都忘了,放教桃李四時春。
得酒猶堪慰倦遊,長亭直爲故人留。 煙塵幾處兵猶鬭,風雨一年春又休。 尚記虎頭初擲筆,終憐猿臂未封侯。 離歌唱落榆關月,可是君心耐得愁。
拜伏庭前又一番,天書雖捧未容看。 南陽久作蟠龍卧,應爲蒼生起謝安。
六藝潛心老益尊,此邦耆舊衆推賢。 高文早出諸儒右,清節宜書獨行篇。 白首可憐纔半刺,朱衣猶得貴重泉。 佳城一閟成千古,寂寞哀笳慘暮烟。
小人方盛時,瓦礫視黄金。 及其大勢去,或不遺一簪。 郿塢今尚存,遺戒豈不深。 所以栗里翁,惟蓄一素琴。
南伐逾銅柱,西征出玉關。 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楚人記草木,桂在椒蘭中。 我懷小山句,妙絕窮化工。 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 丹葩間綠葉,錦繡相疊重。 不知始何時,巖桂開秋風。 楚人所稱者,委棄等蒿蓬。 嗚呼各有時,士豈怨不逢。 我作桂堂詩,廣子雲夢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