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唐朝〕 劉希移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行路難三首 一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崑崙。 披霄決漢出沆漭,瞥裂左右遺星辰。 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吞。 北方竫人長九寸,開口抵掌更笑喧。 啾啾飲食滴與粒,生死亦足終天年。 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兒女相悲憐。

    柳宗元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醉公子

    昨日春園飲,今朝倒接䍦。 誰人扶上馬,不省下樓時。

    不詳 唐宋诗
  • 送友人南中訪舊知

    春盡大方遊,思君便白頭。 地蒸川有毒,天暖樹無秋。 水急三巴險,猨分五嶺愁。 爲緣知己分,南國必淹留。

    喻鳧 唐宋诗
  • 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五

    一帶長溪淥浸門,數聲幽鳥啄雲根。 松亭盡日唯空坐,難得儒翁共討論。

    羅鄴 唐宋诗
  • 和韓致光侍郎無題三首十四韻 二

    舞轉輕輕雪,歌霏漠漠塵。 漫遊多卜夜,慵起不知晨。 玉箸和妝裛,金蓮逐步新。 鳳笙追北里,鶴馭訪南真。 有恨都無語,非愁亦有嚬。 戲應過蚌浦,飛合入蟾輪。 杯樣成言鳥,梳文解臥鱗。 逢迎大堤晚,離別洞庭春。 似玉曾誇趙,如雲不讓秦。 錦收花上露,珠引月中津。 木爲連枝貴,禽因比翼珍。 萬峰酥點薄,五色繡妝勻。 獺髓求魚客,鮫綃托海人。 寸腸誰與達,洞府四無鄰。

    吳融 唐宋诗
  • 句 其一四

    山花冷隔何堪折,一曲紅梅字字香。

    王琪 唐宋诗
  • 下章安杜瀆七首 其三

    石柱山前煙在川,金鵝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斷南人笑,愁水愁風最可憐。

    姚寬 唐宋诗
  • 寄湖北張總領六絕句 其四

    券賤官家幣日輕,券高民失舊家生。 靴中運指何年了,一度稱提一度驚。

    項安世 唐宋诗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並次韻 明月

    明月已生城上頭,小星光滅大星流。 來朝放牓出宮去,何處殘花轉入溝。

    梅堯臣 唐宋诗
  • 送龍辭三章 其一

    沈燎兮桂醑,笳簫鳴鳴兮逢逢其鼓。 緩吳歈兮蹌越舞,送龍兮歸處。 龍之歸兮悅娭,翻倒霄霏兮膠轕霧雨。 歷館娃兮不留,過胥口兮小顧。 水天模糊兮迷仰俯,仙真迎兮排空。 蛟鼉駢羅兮而在下,祥飈肅兮綠輿。 非烟羃兮紫府,翹儂望兮何所。 目屯雲兮南騖,心靡迤兮延佇。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