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北邙篇([一]伯二六七三斯二○四九伯二五四四)

〔唐朝〕 劉希移

南橋昏曉人萬萬[二],北邙新故塚千千。 自爲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爲」,蔣、項皆云通「謂」字。 )不知虛魄尋[三]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 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台(苔)[四]有歲年。 地久□松摧爲薪,(項云闕字應是「青」字。 )天長[五]白骨化爲塵。 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黃居」,蔣云當作「黃泉」。 )漢家城廓(郭)[六]帝王州[七],晉國衣棺(冠)車馬流。 金國(谷)清(青)春珠騎(綺)舞,同(銅)堦碧樹玉人遊,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逈弄仙舟。 始憶斷歌催一代,(「斷歌」,項云當作「短歌」。 )娥(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 墨池沙枯通草萬(蔓)[八],粧樓凡(瓦)[九]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崩(路)[一○]臺鶴胃若弦聲。 (「篋」,項云當作「{𥫗/巫/八}」,同「策」,謂簡書。 「重書」,項云當作「蟲書」。 「宜」,項云當作「疑」,與「若」「同義對舉」。 )不信草經延墓(暮)[一一]齒,(「草經」,項疑當作「丹」,「丹經」與「青史」爲對。 )惟求清(青)史列虛銘(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斯(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髪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牎開,鏡花搖兮山樹逈。 (「迥」,蔣、項皆云當作「迴」。 )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飛(霏)[一二]微舞遶來。 (「雨蓋」,蔣項皆云當作「羽蓋」。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久泉臺。 (「如何」,項云當乙作「何如」。 「久」,項云當作「九」,「九泉」與「三山」爲對。 )([一]敦煌所出凡三寫本:甲本伯二六七三,乙本斯二○四九,丙本伯二五四四。 丙卷書法極惡劣。 [二]乙丙兩卷並作「暮暮」。 [三]「尋」乙丙兩卷並作「若」。 [四]王云:「『台』應作『苔』,杜甫詩:古人白骨生青苔。 」[五]「白骨」至「天長」十六字,乙丙兩卷並缺。 [六]郭及下「冠」字並依王仲聞先生校。 [七]「州」乙丙兩卷並作「世」。 [八][九][一一][一二]並依劉校。 [一○]「崩」乙丙兩卷並作「路」。 劉云:「當作『露』。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黃頰山

    別有青溪道,斜亙碧巖隈。 崩榛橫古蔓,荒石擁寒苔。 野心長寂寞,山徑本幽迴。 步步攀藤上,朝朝負藥來。 幾看松葉秀,頻值菊花開。 無人堪作伴,歲晚獨悠哉。

    王績 唐宋诗
  • 將赴京留贈僧院

    九衢塵土遞追攀,馬跡軒車日暮間。 玄髪盡驚爲客換,白頭曾見幾人閑。 空悲浮世雲無定,多感流年水不還。 謝却從前受恩地,歸來依止叩禪關。

    杜牧 唐宋诗
  • 送襄州李中丞赴從事

    漢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愛子虛。 把釣看棊高興盡,焚香起草宦情疎。 楚山重疊當歸路,溪月分明到直廬。 江雨瀟瀟帆一片,此行誰道爲鱸魚。

    溫庭筠 唐宋诗
  • 即席

    家住叢臺舊,名參絳圃新。 醉波疑奪燭,嬌態欲沈春。 伴雨聊過楚,歸雲定占秦。 桃花正濃暖,爭不浪迷人。

    吳融 唐宋诗
  • 雞鳴曲

    雞聲春曉上林中,一聲驚落蝦蟆宮。 二聲喚破枕邊夢,三聲行人煙海紅。 平旦慵將百雛語,蓬鬆錦繡當陽處。 媿君飲食長相呼,爲君晝鳴下高樹。

    陳陶 唐宋诗
  • 秋夕言懷寄所知

    休問蒙莊材不材,孤燈影共傍寒灰。 忘筌話道心甘死,候體論詩口懶開。 窗外風濤連建業,夢中雲水憶天台。 相疎却是相知分,誰訝經年一度來。

    齊己 唐宋诗
  • 東郎山

    東郎矻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

    曹鄴 唐宋诗
  • 次韵茂元獨速歌

    大兒行文學蘇黄,暗潮無聲走茫茫。 小兒分題擬甫白,手抉蟆頤取冰魄。 自成機杼誰如君,悲歌乃有可憐色。 曉來春歸薺葉新,青女摧之良不仁。 那知妙齡氣如許,一睨辟易驚千人。 我亦歸爲村衰翁,接花成條欹屋紅。 跣行肯追蹀躞步,杯飲不羨琉璃鍾。 相逢他事不發語,醉面徹日承谿風。 君不見豐碑模糊立峴首,又不見繐帷虛斟百眉侑。 何如吾儕見在身,有口猶堪著醇酎。 陶陶兀兀未全非,赫赫炎炎豈長有。 硯峰絕頂撫孤松,伊誰及此蒼髯壽。

    劉子翬 唐宋诗
  • 頌古九十八首 其二六

    化身千百億,不得箇相識。 傷嗟今古人,誰是知恩力。

    釋印肅 唐宋诗
  • 王才臣求園中六詩楊秘監謝尚書皆賦 莊敬日强齋

    曲禮毋不敬,聖門恭而安。 少成復習慣,心廣仍體胖。

    周必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