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傳)[二]聞天子訪沉淪,萬里迢迢遠赴(懷書西入)秦。 早□(知)不用無媒客,悔度(恨別)江南楊柳春。 (原卷題爲李邕作。 按此詩亦見伯三六一九卷,亦無題。 [二]此詩又見《全唐詩》第十一函第八冊,載入無名氏二。 有異文四事,旁注者皆是。 又原卷題李邕,自當有據,可正《全唐詩》入無名氏之誤。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邕
忽(傳)[二]聞天子訪沉淪,萬里迢迢遠赴(懷書西入)秦。 早□(知)不用無媒客,悔度(恨別)江南楊柳春。 (原卷題爲李邕作。 按此詩亦見伯三六一九卷,亦無題。 [二]此詩又見《全唐詩》第十一函第八冊,載入無名氏二。 有異文四事,旁注者皆是。 又原卷題李邕,自當有據,可正《全唐詩》入無名氏之誤。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拂水復含烟,行分古岸邊。 春風正搖落,客思共悠然。 絮急頻縈水,根靈復繫船。 微陰覆離岸,祗此醉昏眠。
聞君尋野寺,便宿支公房。 溪月冷深殿,江雲擁迴廊。 然燈松林靜,煮茗柴門香。 勝事不可接,相思幽興長。
春到人間得幾時,可堪鵯鳷趣春歸。 不辭日去千回看,便恐風飄萬點飛。
口說難窮意普通,世間希有義和同。 三春萬卉皆含笑,裝點繁花只一風。
十年前在古梁州,痛飲無時不慣愁。 最憶夜分歌舞歇,臥聽秦女擘箜篌。
一老堂堂日,諸賢得得來。 但令元氣壯,患不塞塵開。 名大天難著,人亡首忍回。 東風好西去,吹淚到泉臺。
聞說平生輔漢卿,武夷山下啜殘羹。
舍父區區向外馳,那堪求度運毛錐。 轉身成佛仍多事,大丈夫兒莫學伊。
天根歛秋陽,雨畢水歸藪。 胡爲爽常度,白晝變昏黝。 農功將納場,餘秉尚棲畝。 昨朝告方社,卷去日中蔀。 羲和鞭六龍,爲我作重九。 雲頑驅復來,渾未識臧不。 終然劃劙之,金鎞發矇瞍。 所忻陽德競,吾豈爲杯酒。 悠然見南山,陶公意何厚。 况今祠太宮,羣公正奔走。
金鯽魚猶涵藻澗,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轉眼皆泡幻,勘破須饒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