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前言

〔唐朝〕 王重民輯錄,劉脩業整理。

有三(重民)據敦煌殘卷補《全唐詩》的整理工作,曾化過二十多年的心血。 按照原來計劃,全稿分爲三卷:「卷一均有作者姓氏,專補《全唐詩》;卷二均失作者姓氏,凡殘詩集依集編次,凡選詩(指單篇的)依詩編次;卷三爲敦煌人作品(詠敦煌者如《敦煌廿詠》亦入此卷)。 」其中卷一曾以《補全唐詩》爲題,發表於《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六三年第三期。 卷二、卷三的遺稿,雖已基本就緒,則因他不幸逝世,未能最後定稿。 在他生前,曾將其中一部份請王堯同志校閱;有三逝世後,又經舒學同志整理,題爲《敦煌唐人詩集殘卷》,發表在《文物資料叢刊》第一期(一九七七年)上。 最近,我在整理有三輯錄的敦煌殘卷詩集時,又發現了《補全唐詩》卷一漏編的有作者姓氏的詩,一是李翔的《涉道詩》,據有三生前考定,李翔生活的時代比韓愈稍晚;另一即馬雲奇被吐蕃俘虜時寫的紀行詩,已收入《敦煌唐人詩集殘卷》。 此外還有原來擬編入《補全唐詩》卷二、卷三的部份已輯錄的遺稿,其中有「殘詩集」、「單篇」詩,還有「敦煌人作品」。 現依照有三生前計劃,重新整理,並將發表於《文物資料叢刊》部份亦一併輯入各卷,並改了其中未校出的錯字。 按照有三原來計劃,本拾遺編次如下:卷一殘詩集(《補全唐詩》漏編)李翔《涉道詩》(伯三八六六)廿八首馬雲奇詩集殘卷(伯二五五五)十三首卷二佚名的詩殘詩集(伯二五五五)五十九首王昭君怨諸詞人連句(伯二七四八)一首謁法門寺真身五十韵(伯三四四五)一首無題(斯五五五八)一首卷三敦煌人作品敦煌廿詠並序附一首共二十一首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背)詠敦煌詩(伯五○○七)三首每種詩題下註明所據卷子號碼,有兩個寫本者,亦一一註明,連同校記文字,附各詩之後。 詩有異文,略作校勘;原有錯字,用括號註出,不清楚的字,用方框表示。 但敦煌殘卷的詩,鈔寫多用俗字,如「軀」作「𨈬」,「鎖」作「鏁」,此外還有「總」字常作「惣」,「閉」字常作「閇」,今即逕改,不加註。 在整理工作中,借力於舒學同志的《敦煌唐人詩集殘卷》整理稿不少;馬蹄疾同志對整理工作提了建設性的意見,並爲校讀了前言;初稿寫出後,請陰法魯同志校閱,給我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並校出一些錯誤的字;《中華文史論叢》編輯同志爲此稿發表作了很多工作,謹一併在此致謝。 整理工作中所校錄文字,有不當之處,誠望指正。 劉脩業記於有三逝世五週年祭時公元一九八○年四月十六日此整理稿初次發表時,對伯二五五五卷馬雲奇詩及佚名詩的考定與分析,是採用舒學同志的原序,撮要迻錄附於詩後。 有三生前對這些詩亦有考釋,似覺得對這七十二首詩的寫作背景及所反映時代特色的考定與分析較爲符合實際,故此次編集時,已請本書責任編輯將馬雲奇及佚名詩後的說明作了修訂。 劉脩業一九八三年一月三日又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宮詞一百首 六十四

    小殿初成粉未乾,貴妃姊妹自來看。 爲逢好日先移入,續向街西索牡丹。

    王建 唐宋诗
  • 弔盧殷 九

    同人少相哭,異類多相號。 始知禽獸癡,却至天然高。 非子病無淚,非父念莫勞。 如何裁親疎,用禮如用刀。 孤喪鮮匍匐,閉哀抱鬱陶。 煩他手中葬,誠信焉能褒。 嗟嗟無子翁,死棄如脫毛。

    孟郊 唐宋诗
  • 夜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鳳樓開闔引明光,花酎連添醉益香。 欲知帝女薰天貴,金柯玉柱夜成行。

    徐彥伯 唐宋诗
  • 偈 二

    尋師認得本心源,兩岸俱玄一不全。 是佛何(一作「不」)須更求(一作「覓」)佛,只因從(一作「如」)此便忘言(一作「緣」)。 (見《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四。 注「一作」者爲後二書之異文。 《淳熙三山志》卷三七以前一首爲釋智真作,今不取。 )。

    正原 唐宋诗
  • 十二時偈 七

    日中午,一部笙歌誰解儛。 逍遙頓入達無生,晝夜法螺擊法皷。

    文偃 唐宋诗
  • 與陳彥時會華嚴道人偶書

    屋頭烟雲屯,屋下波濤喧。 團欒坐已久,起扣丹霞門。 客至苦舌强,目擊翻無言。 元龍湖海士,懷哉夙契敦。 清坐鼎足峙,妙語流潺湲。 君遊華嚴海,貝葉手自翻。 此心於身世,鳥度空無痕。 笑我流浪中,久被業識吞。 讀書談古今,綺語生禍根。 望道渺未見,况廼躐其藩。 職卑困掣肘,見溺不得援。 未知造物心,頗復哀黎元。 近窺顔稷意,未敢遽掩關。 躬耕亦細事,會要五畝園。 釋羈牛在牧,駕鼓馬伏轅。 居然見優劣,不比魚熊蹯。 持問跏趺人,一笑霜眉掀。 相携妙峯頂,暝色窺遠村。 解衣畧輩行,班坐搴芳蓀。 欲歸意未已,幽徑相與捫。 蒼崖出玉醴,不受瘴毒溫。 願言同酌此,我語庶不諼。

    朱松 唐宋诗
  • 花信亭

    解報花消息,江邊有好風。 吹香四時別,問訊幾人同。 梅塢難藏白,桃蹊豈借紅。 但能長檢校,定不酒尊空。

    洪适 唐宋诗
  • 答中上人卷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衆。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爾爲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梅堯臣 唐宋诗
  • 次韻袁提刑勞軍許浦中路風雨

    方隅咫尺儼威顔,窮谷回春不作難。 渥澤欲隨金節到,先聲已失鐵衣寒。 來時敢憚風將雨,泊處仍聽浪卷灘。 天自與公供壯觀,海涵雲物正闌干。

    陳造 唐宋诗
  • 郊行

    江北江南歲已霜,老筇無伴自徜徉。 冥冥小雨朝猶劇,寂寂殘花晚更香。 自古隙駒如歲月,只今芻狗是文章。 虛名滿世知何益,付與羣兒自較量。

    周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