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舊路,眢井引前程。 馬色[一七]無人間,晨鷄吏不聽。
无
其他无
〔唐朝〕 敦煌人作品[一]
萬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舊路,眢井引前程。 馬色[一七]無人間,晨鷄吏不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有使歸三峽,相過問兩京。 函關猶出將,渭水更屯兵。 設備邯鄲道,和親邏些城。 幽燕唯鳥去,商洛少人行。 衰謝身何補,蕭條病轉嬰。 霜天到宮闕,戀主寸心明。
爽氣朝來萬里清,憑高一望九秋輕。 不知鳳沼霖初霽,但覺堯天日轉明。 四野山河通遠色,千家砧杵共秋聲。 遙想青雲丞相府,何時開閤引書生。
芳氣襲猗蘭,青雲展舊歡。 仙來紅燭下,花發綵毫端。 海嶽期方遠,松筠歲正寒。 仍聞言贈處,一字重琅玕。
我是北人長北望,每嗟南雁更南飛。 君今又作嶺南別,南雁北歸君未歸。 洞主參承驚豸角,島夷安集慕霜威。 黃家賊用鑹刀利,白水郎行旱地稀。 蜃吐朝光樓隱隱,鼇吹細浪雨霏霏。 毒龍蛻骨轟雷鼓,野象埋牙斸石磯。 火布垢塵須火浣,木綿溫軟當綿衣。 桄榔麪磣檳榔澀,海氣常昏海日微。 蛟老變爲妖婦女,舶來多賣假珠璣。 此中無限相憂事,請爲殷勤事事依。
從此廟堂添故事,登庸衣缽亦相傳。 (見《邵氏聞見錄》卷七、《澠水燕談錄》卷六)(〖1〗《邵氏聞見錄》云:「范魯公質舉進士,和凝爲主文,愛其文賦,凝自以第十三登第,謂魯公曰:『君之文宜冠多士,屈居第十三者,欲君傳老夫衣鉢耳。 』魯公以爲榮。 至先後爲相。 獻詩者曰〖略〗。 』」)。
形跡雖拘檢,世事澹無心。 郡中多山水,日夕聽幽禽。 几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 雜花芳意散,綠池暮色沈。 君子有高躅,相攜在幽尋。 一酌何爲貴,可以寫沖襟。
月高夜鳴箏,聲從綺窗來。 隨風更迢遞,縈雲暫徘徊。 餘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見理箏人,遥知心所懷。 寧悲舊寵棄,豈念新期乖。 含情鬰不發,寄曲宣餘哀。 一彈飛霜零,再撫流光頹。 每恨聽者稀,銀甲生浮埃。 幽幽孤鳳吟,衆鳥聲難諧。 盛年嗟不偶,况乃容華衰。 道同符片諾,志異勞百媒。 栖栖牆東客,亦抱凌雲才。
小舟游漾占江天,家在蘆花一縷烟。 最是好風明月夜,棹謳相應亦忘筌。
幅巾別我五周星,今日相逢眼暫明。 一第男兒身自致,曾將蹤跡問君平。
世路多氛垢,人間浪逐名。 是非還自喻,寵辱固堪驚。 薄宦真何戀,丹砂儻可成。 終尋谷口隠,鄭子豈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