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敦煌廿詠(並序) [附]題隱士詠[三七]

〔唐朝〕 敦煌人作品[一]

青溪逐水薫漁樵,策杖褰衣屢驀橋。 鳥坐春池雙影近,人呼幽谷兩聲遥。 祥煙五色飛仙電,瑞草千藂(叢)間藥苗。 河畔曲肱而取飲,嫌煩且棄樹中瓢。 ([一]以上詩凡六寫本,其原編號及校次如下:原卷〖伯二七四八〗、甲卷〖伯三九二九〗、乙卷〖伯二九八三〗、丙卷〖伯三八七○〗。 卷末多《題隱士詠》一首,幷有「咸通十二年十一月廿日學生劉文端寫記」一行。 丁卷〖斯六一六七〗、戊卷〖伯二六九○〗僅存第一首,不校。 甲卷題作「敦煌古蹟廿詠」,乙卷「廿詠」作「二十詠」。 [二]「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三]原卷無「向」字,依乙、丙、丁三卷補。 [四]「二」,甲卷作「三」。 [五]「短」下原卷有「見」字,依乙、丙、丁三卷刪。 [六]乙、丙、丁二卷無「矣」字。 [七]「三危」,甲、乙、丁三卷作「峗山」。 [八]原卷殘缺處,元用甲、乙、丙、丁四卷補之。 凡校補字,均括以[],如[也自鳴]和以下括弧內均是。 [九]「鼓」,甲、乙兩卷作「轂」。 [一○]「尋」,甲卷作「看」。 [一一]詩題丁卷作「靈巖莫高窟詠」。 [一二]「剎」,原卷作「日」,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三]「指」,甲卷作「至」。 [一四]「甦」字原闕,據甲、乙兩卷補。 丙、丁卷「甦」作「蘇」。 [一五]「走」原作「奏」,依甲、乙、丙、丁四卷改。 [一六]「迴」,乙卷作「還」。 [一七]「色」,甲卷作「素」。 [一八]「含」,丁卷作「合」。 [一九]「塞」原作「賽」,依丙、丁卷改。 [二○]詩題丙、丁兩卷標作「瑟瑟監詠」。 [二一]此句甲卷作「爲懸寶蓋髪」。 [二二]甲卷有三處異文:第一句「昔時」作「昔日」,第二句「遺廟」作「唯廟」,第六句「墳傍」作「其傍」。 [二三]「臺」,甲卷作「樓」。 [二四]「坐」原作「作」,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五]「轉」,甲、丙兩卷作「盡」。 )([二六]甲卷有兩處異文,第二句「與此」作「以此」,第三句「一州」作「州縣」。 [二七]「三」原作「一」,依甲、丙、丁三卷改。 [二八]「春渌苔生」四字原缺,依甲、丙、丁三卷補。 [二九]「嫩」原作「嬾」,依丁卷改。 [三○]「新」原作「連」,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一]「弄」,甲、丙、丁三卷作「散」。 [三二]「王」原作「往」,依丙、丁兩卷改。 [三三]「鴻」,丙、丁兩卷作「虹」。 [三四]「徑」,丙、丁兩卷作「堠」。 [三五]「生」原作「空」,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六]「量」原作「兩」,依甲、丙、丁三卷改。 [三七]《題隱士詠》原載丙卷末,兹亦移錄附於後。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不拜门・冷清清寂寞在香闺,闷恹恹潇洒在罗帏。画苔墙划短金锴,尚未

    得回归。

    白贲 元曲
  • 庞涓夜走马陵道・正宫/端正好

    祸临头,谁人救,则我这泼残生眼见的千死千休。 谁着你把箭三枝连射三更后,哎!你也合将那传令的人追究。

    无名氏 元曲
  • 南吕・一枝花自序丑斋

    生居天地间,禀受阴阳气。 既为男子体,须入世俗机。 所事堪宜,件件可咱家意。 子为评跋上惹是非。 折莫旧友新知,才见了着人笑起。

    钟嗣成 元曲
  • 大圣乐

    吾家累代缨绅,我一身享现成。 金玉满堂多豪贵,怎答谢父娘恩?奈嫡亲兄弟不和顺,却与非亲结义亲。 (合)此事非容易,也算人生好恶,宿世缘分。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风入松

    岂不闻伊尹未逢时,(净、丑)又来通文了。 (小生)向莘野锄耕。 (净、丑)还有谁来?。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尾声

    (外、生、旦、小生)笑你每怎招取,到这世如何推抵?谩诲人已后毋得忘义!。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迷青琐倩女离魂・刮地风

    行了些这没撒和的长途有十数程,越恁的骨瘦蹄轻。 暮春天景物撩人兴,更见景留情。 怪的是满路花生,一攒攒绿杨红杏,一双权紫燕黄莺,一对蜂,一对蝶,各相比并,想大公知他是怎生,不肯教恶了人情。

    郑光祖 元曲
  • 关张双赴西蜀梦・金盏儿

    鞍马上不曾离,谁敢松动满身衣?恰离朝两个月零十日,劳而无役枉驱驰!一个鞭挑魂魄去,一个人和的哭声回。 宣的个孝堂里关美髯,纸幡上汉张飞。

    关汉卿 元曲
  • 同前

    一步远一步,一步远一步。 你与我同出路,也被人欺负。 遇着强人,你门怎区处?把担杖钱和本,便与它将去。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南宫/一枝花

    可不道既读孔吊书,那里也必达周公礼?你今日相思容易得,岂不闻饱病可兀的最难医?他从来老老实实,忒软善忒温若,近新来陡恁的。 他待学遇云英乞玉的裴航,赋洛神来珠的曹植。

    吴昌龄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