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无
其他无
〔唐朝〕 敦煌人作品[一]
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爲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人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白髮亂如絲。 但看舊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三閭一去湘山老,煙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書殷鑒在,詞人勞詠楚江深。 竹移低影潛貞節,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離騷見微旨,肯敎漁父會昇沈。
怪來鶯蝶似凝愁,不覺看花蹔濕頭。 疎影未藏千里樹,遠陰微翳萬家樓。 青羅舞袖紛紛轉,紅臉啼珠旋旋收。 歲旱且須教濟物,爲霖何事愛風流。
天寒猛虎叫巖雪,林下無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聞,焚香獨爲鬼神說。
臨陣次,聆(京本作「聽」)取鳥聲鳴。 若在我軍頭上叫,切忌(川本作「須」)備敵莫(京本「須忌取敵」)交兵,在彼我軍贏。
好讀高僧傳,時看辟穀方。 鳩形將刻杖,龜殼用支牀。 柳色春山暎,梨花夕鳥藏。 北窗桃李下,閑坐但焚香。
江南相送隔煙波,況復新秋一鴈過。 聞道全軍征北虜,又言詩將會南河。 邊心冉冉鄉人絕,寒色青青戰馬多。 共許陳琳工奏記,知君名行未蹉跎。
邐迤曙雲薄,散漫東風來。 青山滿春野,微雨灑輕埃。 吏局勞佳士,賓筵得上才。 終朝狎文墨,高興共徘徊。
郭南處士宅,門外羅羣峰。 勝概忽相引,春華今正濃。 山廚竹裏爨,野碓藤間舂。 對酒雲數片,捲簾花萬重。 巖泉嗟到晚,州縣欲歸慵。 草色帶朝雨,灘聲兼夜鐘。 愛茲清俗慮,何事老塵容。 況有林下約,轉懷方外蹤。
吳牛行欲老,漢馬焉得肥。 筋力不可恃,遊子當念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