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系樂府十二首 農臣怨

〔唐朝〕 元結

農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 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 巡迴宮闕傍,其意無由吐。 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 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祀風師樂章 迎俎酌獻

    德盛昭臨,迎拜巽方。 爰候發生,式薦馨香。 酌醴具舉,工歌載揚。 神歆六律,恩降百祥。

    包佶 唐宋诗
  • 彭蠡湖春望

    湖亭東極望,遠棹不須迴。 遍草新湖落,連天衆鴈來。 蘆洲殘照盡,雲障積煙開。 更想鴟夷子,扁舟安在哉。

    項斯 唐宋诗
  • 題聞琴館

    城非宓賤邑,館亦號聞琴。 乃是前賢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綠綺,誰更寄清音。 此迹應無改,寥寥畢古今。

    許棠 唐宋诗
  • 宗人緘見過

    慈恩題墨七彫年,霰雪相逢倦客天。 男子詣曹羞會課,禿翁無版欲歸田。 爻占後笑餘艱象,書入窮愁有剩篇。 聞道漢家求失職,可能梁甲信灰然。

    宋庠 唐宋诗
  • 偶成二絕 其一

    古風未必今人操,老氣休祈大吏歡。 捫腹定無奇士術,蕭然且作野人看。

    蘇籀 唐宋诗
  • 歲在紹熙甲寅浙東西大旱旁連江淮至秋暴雨水發天目漂民廬浸禾稼而蘇常大歉小人趨利爭運衢婺穀粟順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歲暮多雨連綿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憂悶聊書數語以備采謠者至辭之工拙固所不計也乙卯仲春作

    去年數州旱,秋雨漂民廬。 今年復春霖,赤子憂爲魚。 不見日月旋,但見霰雪俱。 處者絕營爲,出者困泥塗。 近山不可樵,平地不得鉏。 有壤莫糞田,有火莫燒畬。 花木淡慘慘,麥苗冷踈踈。 張王階下苔,寒酸井邊蔬。 上天胡不仁,蒼生一何辜。 傳聞常潤間,流殍滿路衢。 鄞江禍尤酷,越山復何如。 米鄉已無積,山郡豈有餘。 小人急眼前,負販日夜趨。 只知利一己,豈暇卹里閭。 屈指至秋成,未可保無虞。 堯湯備先具,庶冀收桑榆。

    姜特立 唐宋诗
  • 春日雜興十二首 其八

    四十餘年學養生,誰知所得亦平平。 體孱不犯寒時出,路溼常尋乾處行。

    陸游 唐宋诗
  • 曉出兜率寺送許耀卿二首 其二

    兜率山深露氣清,柳陰暗處藕花明。 無端拾得閑煩惱,背却西湖又入城。

    楊萬里 唐宋诗
  • 送制帥林和叔歸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苟。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發言必體國,平正無矯揉。 藜藿爲不採,風采照宇宙。 出入有本末,眼見凡三就。 來不爲苟合,薦召乃結綬。 去亦不好高,三宿徐出晝。 天官豈不貴,陳義堅素守。 贛川嘗報政,復來守鄞鄮。 不求赫赫名,實出龔黄右。 情僞千萬端,到眼輒空透。 撫民過嬰兒,閭里息爭鬭。 姦胥及强梗,時用霹靂手。 人誦南山判,情通理亦究。 六邑俱帖靜,稱贊不容口。 律身至嚴冷,無能掣吾肘。 吏事精且勤,呼燭侵夜漏。 公退入家塾,諸孫後來秀。 吏卒不識面,洛誦出窗牖。 幾年南塘路,來往困僵仆。 一朝平似掌,行歌紛老幼。 公心信如水,古井波不皺。 榮觀處超然,軒冕亦何有。 翩翩欲賦歸,排雲屢騰奏。 廟論終不許,斯民方借寇。 上心重閔勞,祠官向廬阜。 闔境極攀戀,人人懷杜母。 君看卧轍人,誰能使奔走。 挽須不得留,百拜願公壽。 老我幸同朝,傾蓋已如舊。 聯事東西省,交情久益厚。 我歸公亦來,門戶託雲覆。 黄堂間參語,惟我甥與舅。 揚旌鳴鼓吹,賁此蓬蓽陋。 清談不及私,翁歸况不受。 義命孰不知,踐履或差繆。 惟公見善明,力行真耐久。 有時相與言,心同蘭其臭。 摻袪寧忍別,追送列觴豆。 公雖不好飲,勉爲引醇酎。 公去我亦隠,菽水翻綵袖。 花溪渺何許,望望幾雙堠。 千里共月明,懷人重搔首。 惟應折梅花,臨風爲三嗅。

    樓鑰 唐宋诗
  • 挈家來游飫山林之美款泉石之勝引睇莆陽扁畫因慨思關河鼎沸版圖之歸無期當有任其咎者

    吏餘得得叩仙扃,蕭散還吾自在身。 到耳鳴蟬□更靜,傍簷飛鳥亦相親。 層巖障日崖根險,危柱擎空□色新。 應念中州方熱惱,願分清泚藥斯民。

    趙彥吶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