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太平興龍寺(題擬)

〔唐朝〕 崔融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自薊北歸

    驅馬薊門北,北風邊馬哀。 蒼茫遠山口,豁達胡天開。 五將已深入,前軍止半廻。 誰憐不得意,長劒獨歸來。

    高適 唐宋诗
  • 雨後月下寄懷羊二十七資州

    夕霽涼飆至,翛然心賞諧。 清光松上月,虛白郡中齋。 置酒平生在,開衿願見乖。 殷勤寄雙鯉,夢想入君懷。

    竇羣 唐宋诗
  • 智度師二首 一

    四十年前馬上飛,功名藏盡擁禪衣。 石榴園下擒生處,獨自閑行獨自歸。

    元稹 唐宋诗
  • 邊城聽角

    席箕風起雁聲秋,隴水邊沙滿目愁。 三會五更欲吹盡,不知凡白幾人頭。

    高駢 唐宋诗
  • 懷贈操禪師

    嘗憶曹溪子,龕居面碧嵩。 杉松新夏後,雨雹夜禪中。 道匪因經悟,心能向物空。 秋來得音信,又在剡山東。

    李建勳 唐宋诗
  • 送友人入蜀

    遠路接天末,怪君與我違。 客程千嶂裏,鳥道片雲飛。 樹色連青漢,泉聲出翠微。 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歸。 (見《全蜀藝文志》卷二十)。

    錢起 唐宋诗
  • 謝櫟陽令歸西郊贈別諸友生

    結髮仕州縣,蹉跎在文墨。 徒有排雲心,何由生羽翼。 幸遭明盛日,萬物蒙生植。 獨此抱微痾,頹然謝斯職。 世道方荏苒,郊園思偃息。 爲歡日已延,君子情未極。 馳觴忽云晏,高論良難測。 遊步清都宮,迎風嘉樹側。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 自樂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佇君列丹陛,出處兩爲得。

    韋應物 唐宋诗
  • 石犀

    江水初蕩潏,蜀人幾爲魚。 向無爾石犀,安得有邑居。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岑參 唐宋诗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四二三

    止水懷月,空山吐雲。 清白自若,高閒不羣。 丘壑性靈兮猿鶴得伴,江湖情味兮鷗鷺相分。

    釋正覺 唐宋诗
  • 舟中獨夜

    泊舟依聚落,水色澹餘輝。 紅樹滿秋山,夕烟上霏微。 稍觀漁火明,漸見行人稀。 孤客畏遥夜,况乃窮秋時。 疏篷見天星,朔風左右吹。 重衾不能煖,展轉枕屢移。 懷歸意戀戀,感舊心悽悽。 驟使百慮集,起坐復搘頤。 人生諒多牽,吁嗟竟何爲。

    張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