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太平興龍寺(題擬)

〔唐朝〕 崔融

昨度[匡](厈)山下,春鶯曉弄稀。 今來[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飛。 國有文皇召,人慙謫傳歸。 迴行過梵塔,歷覽遍吳畿。 杏樹栽時久,蓮花刻處微。 南溪雨颯颯,東峴日輝輝。 瀑溜天童捧,香爐法衆圍。 煙雲隨道路,鶯鶴遠驂騑。 遠上靈儀肅,生公談柄揮。 一兹觀佛影,暫欲罷朝衣。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陽」「江」字〖七函、六十四冊〗。 )(按《永樂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興龍寺在虎溪,本晉東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師慧遠道場也。 」又引《元一統志》:「東林禪寺,《舊志》載在州境,晉武帝太和十年建,唐號太平興龍寺,最爲廬山之古剎,寺有慧遠袈裟。 」《江州志》又謂寺有劉孝綽、孟浩然、李白、崔融、錢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鶴及樂天之詩。 此詩即自所引錄出。 〖1〗《吉石庵叢書》影印日本藏古鈔陳舜俞《廬山記》卷四收此詩,題作《遊東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來湓水曲」,均可訂《大典》之誤,兹據改。 第十五句作「煙霞隨道路」。 又詩後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孫朝散大夫使持節江州諸軍事江州刺史上柱國清河縣開國男賜紫金魚袋能再刊勒。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晉朝饗樂章 羣臣酒行歌 三

    令節陳高會,羣臣侍御筵。 玉墀留愛景,金殿靄祥煙。 振鷺涵天澤,靈禽下樂懸。 聖明無一事,何處讓堯年。

    不詳 唐宋诗
  • 相和歌辭 烏夜啼二首 二

    月出江林西,江林寂寂城鵶啼。 昔人何處爲此曲?今人何處聽不足。 城寒月曉馳思深,江上青草爲誰綠。

    顧況 唐宋诗
  • 重簡王明府

    甲子西南異,冬來只薄寒。 江雲何夜盡,蜀雨幾時乾。 行李須相問,窮愁豈有寬。 君聽鴻鴈響,恐致稻粱難。

    杜甫 唐宋诗
  • 蘭陵僻居聯句

    潘岳閑居賦,陶潛獨酌謠。 二賢成往事,三徑是今朝。 生幸逢唐運,昌時奉帝堯。 進思諧啓沃,退混即漁樵。 蠹簡封延閣,彫闌閟上霄。 相從清曠地,秋露挹蘭苕。

    李益 唐宋诗
  • 七言 二十一

    浮名浮利兩何堪,迴首歸山味轉甘。 舉世算無心可契,誰人更與道相參。 寸猶未到甘談尺,一尚難明強說三。 經卷葫蘆幷拄杖,依前擔入舊江南。

    呂巖 唐宋诗
  • 臨川送別

    秋郊日半隱,野樹煙初映。 風水正蕭條,那堪動離詠。

    盧僎 唐宋诗
  • 送平江守蔣宣卿奉祠歸宜興

    二年環堵頼餘波,相和兒童襦袴歌。 還復攀轅逢此日,敢忘推轂意如何。 十行行矣重徵霸,三徑歸歟暫景坡。 旦晚陪公畫橋路,共看天遠夕陽多。

    仲并 唐宋诗
  • 藍溪閒居

    白鹿原東虎候西,結廬岑寂映藍溪。 露侵僧履蘭三逕,春入農歌雨一犁。 聒枕溜聲疑水宿,拂檐山色類巖棲。 閉門養拙無人問,揭盡陳編日又低。

    陳洎 唐宋诗
  • 旅舍偶題

    野店山橋策蹇驢,浩然聊喜遂吾初。 童顔幾歲已辭鏡,胎髮今朝還入梳。 小甕謾營秋社酒,斷編閑理小年書。 白雲可笑猶多事,常向人間耐卷舒。

    陸游 唐宋诗
  • 與侍講程自靖州西歸會於江陵二首 其一

    不以中書老見疏,斯文成就合窮居。 退之徹在南陽後,子美貧於天寶初。 絳帳歸來賓客在,玉堂有此丈人歟。 片帆我已東南去,會見含香近紫虛。

    釋寶曇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