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 老僧[披](被)百納,童子學三歸。 寶剎臨香地,星宮隱翠微。 誰憐漂泊者,於此遂忘機。 (亦見《安陽縣金石錄》。 )(按此詩與徐源詩刻一石,詩下原題「東海徐淮字黃河」七字。 〖1〗徐淮,原作「徐涵」,從《文物》一九八六年第三期靈泉寺石刻拓片改。 四詩亦據改數字。 )。
无
其他无
〔唐朝〕 徐淮
梵宇栖真所,寥寥世事稀。 老僧[披](被)百納,童子學三歸。 寶剎臨香地,星宮隱翠微。 誰憐漂泊者,於此遂忘機。 (亦見《安陽縣金石錄》。 )(按此詩與徐源詩刻一石,詩下原題「東海徐淮字黃河」七字。 〖1〗徐淮,原作「徐涵」,從《文物》一九八六年第三期靈泉寺石刻拓片改。 四詩亦據改數字。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金蹙花毬小,真珠繡帶垂。 幾回衝蠟燭,千度入香懷。 上客終須醉,觥盂且亂排。
園中有早梅,年例犯寒開。 少婦曾攀折,將歸插鏡臺。 猶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愁邊日晷偏疑短,夢裏江鄉未當歸。
荒城莽莽蔽荆榛,虎踞龍蟠迹已陳。 赤壁戰爭江照晚,青樓歌舞鳥鳴春。 十年王氣雄圖盡,一疊寒笳客恨新。 折屐風流猶可想,只今高卧豈無人。
我亦欲真隠,區區愧此身。 山林與城市,何處隠非真。
趨塵寒浦波,桂子秋空月。 煙溼釣綸輕,雨濺苔磯滑。 健鯉吞香鈎,錦文紅鱍鱍。 將爲沸鼎遊,勢窮猶喣沫。 搘頤閑悵望,江湖晴蕩漾。 奮鬣就其深,族類能相忘。 胡爲貪一餌,委身刀机上。 寄言洗耳翁,逃名真可尚。
半斤是八兩,八兩是半斤。 不識耀州鐵,喚作出山銀。
明朝春琯欲飛葭,臘裏重看舞雪斜。 筆下百篇非事業,樽前一醉即生涯。 初疑高柳狂吹絮,却伴寒梅好放花。 踏凍不辭方駕遠,閉門留客更誰家。
嘆息誰如造物雄,故將意氣壓衰翁。 千群鐵馬雲屯野,百尺金蛇電掣空。 身羡漁蓑鳴急雨,心憐鴉陣困狂風。 世間變態誰能測,歸路斜陽十里紅。
夢裏都忘兩鬢殘,恍然白紵入長安。 硾教紙熟修温卷,僦得驢騎候熱官。 紅葉滿街秋著句,青樓燒燭夜追歡。 如今萬事消除盡,老眼摩挲静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