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靈泉寺

〔唐朝〕 徐泳

物外經行處,雲峯斷復連。 散花飛講席,輕翠澹鑪煙。 稽首求真偈,觀空[息](悉)衆緣。 有時聞法皷,應是會諸天。 (見《安陽縣金石錄》。 )(〖1〗按此詩與徐源、徐淮、程序詩刻於一石,詩下原題「高平徐泳字太和」七字。 又以上四詩皆正書,「皇唐八{葉世=云}大歷六年歲次辛亥夏四月旬有五日」立在善應山。 〖2〗武虛谷《安陽縣金石錄》卷四:案詩共刻一石音律最詳雅,《全唐詩》未及採錄,宜以此補之。 前題『皇唐八{葉世=云}』自高祖至代宗數之,刪殤帝不書也。 葉避太宗諱,作{葉世=云},易中世字爲云。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洗兵馬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餵肉葡萄宮。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 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 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 二三豪俊爲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 東走無復憶鱸魚,南飛覺有安巢鳥。 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 鶴禁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爲侯王。 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 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復用張子房。 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鬚眉蒼。 徵起適遇風雲會,扶顛始知籌策良。 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爭來送。 不知何國致白環,復道諸山得銀甕。 隱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 田家望望惜雨乾,布穀處處催春種。 淇上健兒歸莫嬾,城南思婦愁多夢。 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

    杜甫 唐宋诗
  •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漢代簪纓盛,梁園雉堞雄。 物情須重德,時論在明公。 族大踰開魏,高神本降嵩。 世家惟蹇諤,官業即清通。 翰苑論思外,綸闈嘯傲中。 健豪驚綵鳳,高步出冥鴻。 履歷雖吾道,行藏必聖聰。 絳霄無繫滯,浙水忽西東。 庾監高樓月,袁郎滿扇風。 四年將故事,兩地有全功。 去去才須展,行行道益隆。 避權辭憲署,仗節出南宮。 雁影相承接,龍圖共始終。 自然須作礪,不必恨臨戎。 幕下蓮花盛,竿頭㺗佩紅。 騎兒逢郭伋,戰士得文翁。 人地應無比,簞瓢奈屢空。 因思一枝桂,已作斷根蓬。 往事應歸捷,勞歌且責躬。 殷勤信陵館,今日自途窮。

    羅隱 唐宋诗
  • 贈裴思謙

    銀釭斜背解明璫,小語偷聲賀玉郎。 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枝香。

    平康妓 唐宋诗
  • 別宋侍御

    水國南連楚,沙場北近胡。 春風萬里別,明月兩鄉孤。

    嚴嶷 唐宋诗
  • 和遺綃女子 其一

    濃麝應同瓊體織,輕綃料比杏腮紅。 雖然未近來春約,已勝襄王魂夢中。

    張資 唐宋诗
  • 題尤使君郡圃十二詩 靜鎮堂

    海邦本淳古,山民亦顓蒙。 汝不探赤丸,我無爲缿筩。 熙熙樵與牧,藹藹春風中。 何必師齊相,虛堂舍蓋公。

    李庚 唐宋诗
  • 陳士淳主簿舉似與嚴慶曾主簿鄧伯允仙尉同到陽華佳句且有巖下弄琴舟中吹笛之樂長庚雖不奉勝遊輒繼高韻 其三

    雲水光中語更清,從他山寺晚鍾鳴。 滿船載月歸來好,一笛穿雲裂石聲。

    李長庚 唐宋诗
  • 病後戲作

    河魚腹疾未全除,一飯充饑不願餘。 縱有珍羞難下筯,真成頓頓食黄魚。

    樓鑰 唐宋诗
  • 宿餘杭普救蘭若同訥義二僧訪法喜寺尋登綠野亭

    平生樂遊觀,幾欲遍區宇。 足力有限量,勝處空默數。 餘杭舊名邑,相距纔步武。 蘇翁綠野詠,方冊每欣睹。 朅來始經行,解擔日蹉午。 招提略憇倦,鑪熏散雲縷。 上人別累年,省識但能祖。 應憐憂患跡,官路還踽踽。 將勤設瓜果,就蔭指柵楰。 少焉湯浴罷,作意訪奇古。 相從到鄰寺,儒宮換堂廡。 揆昔列鐘魚,俄此登簋簠。 萬法迭成壞,紛紛競誰主。 旋陟陂上亭,傾摧幾風雨。 老柳不復見,危闌試憑俯。 青山幸縈繞,寧暇問秦禹。 水流天接處,桑塍間蔬圃。 種蓮止坳塘,炊煙莽村聚。 咨嗟雜慰快,擬去還眷憮。 一笑詩已成,馳奔遽忘苦。

    張鎡 唐宋诗
  • 覽渭帥王龍圖西行詩集

    久陟風騷上將壇,更持旄鉞撫邊關。 山川滿目吟雖苦,戈甲藏胸意自閑。 威望昔嘗流塞外,雅歌今復奏兵間。 禁中日夜思頗牧,四牡看隨杕杜還。

    韓琦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