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欄頻北望,只宜名作巨門樓。 (〖1〗詩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間刊刻。 此詩承儀徵吳白匋先生見告。 按原志附注曰:「程弘志云:按《一統志》:刺史有從兄棄官學道,號於方外,刺史爲築室於問政山,山始名問政。 」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于德晦題名,在李虞仲題名之左,曰「監察御史于德晦」,題名後紀「大中六年三月廿四日」云云。 又《長安志》務本坊有左散騎常侍于德晦宅。 〖大興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所記同〗)。
无
其他无
〔唐朝〕 于德晦
黟峰翠色自天流,直下青冥豁素秋。 閒倚朱欄頻北望,只宜名作巨門樓。 (〖1〗詩見康熙十八年閔麟嗣撰《黃山志定本》卷六,乾隆間刊刻。 此詩承儀徵吳白匋先生見告。 按原志附注曰:「程弘志云:按《一統志》:刺史有從兄棄官學道,號於方外,刺史爲築室於問政山,山始名問政。 」望按:《金石萃編》卷八十有于德晦題名,在李虞仲題名之左,曰「監察御史于德晦」,題名後紀「大中六年三月廿四日」云云。 又《長安志》務本坊有左散騎常侍于德晦宅。 〖大興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卷二所記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簪。 畏人相問著,不擬到城南。
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 荆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 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綠蘋散還合,頳鯉跳復沈。 新葉有佳色,殘鶯猶好音。 依然謝家物,池酌對風琴。 慙無康樂作,秉筆思沈吟。 境勝才思劣,詩成不稱心。
蒼翠雲峰開俗眼,泓澄煙水浸塵心。 惟將道業爲芳餌,釣得高名直到今。
洛陽陌上埋輪氣,欲逐秋空擊隼飛。 今日芝泥檢徵詔,別須臺外振霜威。
日暮驚沙亂雪飛,傍人相勸易羅衣。 強來前殿看歌舞,共待單于夜獵歸。
藩鎮各傳新號令,山河那復舊提封。 歸時剩語騎鯨老,堅卧無如澗底松。
自從仞得無邊界,宇宙方知狭陋生。 時節短于羊胛熟,廣輪才似一牛鳴。
刀兵劫海苦漫漫,原野遺骸葬若干。 盡大地人須薦取,眼睛突出髑髏寒。
和靖骨已槁,後來欲無說。 細雨斷魂句,妙處益清絕。 朅來客異縣,籬落冷風月。 吟哦一字難,愧此枝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