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寒食下第簡長安故人

〔唐朝〕 武元衡

寒食都人重勝遊,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見《永樂大典》卷三○○五「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二冊)。 按詩共二首,其一五言四句,《全唐詩》卷三百十七載之,其二即此詩。 )(《古今歲時雜詠》卷十一收此詩,前爲五言四句,後爲七言四句,與《大典》同。 疑原詩應爲雜言體一首。 《全唐詩》卷三一七錄作五絕,似沿《萬首唐人絕句》卷十四,題作《寒食下第》,錄如次:「柳挂九衢絲,花飄萬家雪。 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古今歲時雜詠》「萬家」作「萬里」,「人」作「客」。)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减字木兰花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苏轼 宋词
  • 踏莎行

    一别芳容,五经寒暑。 回文欲寄无鳞羽。 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 梦破南窗,愁肠万缕。 那听角动城头鼓。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李之仪 宋词
  • 好事近

    云气上林梢,毕竟非空非色。 风景不随人去,到而今留得。 老无情味到篇章,诗债怕人索。 却笑近来林下,有许多词客。

    辛弃疾 宋词
  • 菩萨蛮

    和风暖日西郊路。 游人又踏青山去。 何处碧云衫。 映溪才两三。 疏松分翠黛。 故作羞春态。 回首杏烟消。 月明归渡桥。

    程垓 宋词
  • 好事近

    日日惜春残,春去更无明日。 拟把醉同春住,又醒来岑寂。 明年不怕不逢春,娇春怕无力。 待向灯前休睡,与留连今夕。

    蔡幼学 宋词
  • 木兰花慢

    渐秋空向晚,被风雨、趱重阳。 正木落疏林,海棠枝上,忽见红妆。 料应妒他兰菊,任年年、独甚占秋光。 故把春风娇面,向人逞艳呈芳。 看来毕竟此花强。 只是欠些香。 诮一似当年,五陵公子,却厌膏梁。 肯来水边竹下,与幽人、相对说凄凉。 只恐夜深花睡,五更微有清霜。

    刘仙伦 宋词
  • 鹊桥仙

    银潢流派,嫦娥出世。 正是麦秋天气。 荧煌一点寿星明,又恰向、今宵呈瑞。 佳儿龙跳,荣封迩止。 试问遐龄知几。 从今旋数一千年,待足了、依前数起。

    王大烈 宋词
  • 念奴娇

    少时独步词场,引弦百发无虚矢。 岁晚却蒙崑体力,世业工修鞋底。 曾裂白麻,曾涂墨敕,谪堕俄徵起。 鼎湖龙去,老臣何以堪此。 回首当日遭逢,譬如春梦,误入华胥里。 推枕黄粱犹未熟,封拜几王侯矣。 似瓮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蚁。 先人书在,尚堪追补遗史。

    刘克庄 宋词
  • 八宝妆

    望远秋平。 初过雨、微茫水满烟汀。 乱葓疏柳,犹带数点残萤。 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 夜如何,顿凉骤觉,纨扇无情。 还思骖莺素约,念凤箫雁瑟,取次尘生。 旧日潘郎,双鬓半已星星。 琴心锦意暗懒,又争奈、西风吹恨醒。 屏山冷,怕梦魂、飞度蓝桥不成。

    陈允平 宋词
  • 菩萨蛮

    殷勤欲送春归去。 白首题将断肠句。 春去自依依。 欲归无处归。 天涯同是寓。 握手留春住。 小住碧桃枝。 桃根不属谁。

    刘辰翁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