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未偃兵,儒生預戎事。 功勞安可問,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學爲吏。 況當在兵家,言之豈容易。 忽然向三嶺,境外爲偏帥。 時多尚矯詐,進退多欺貳。 縱有一直方,則上似姦智。 誰爲明信者,能辨此勞畏。
无
其他无
〔唐朝〕 元結
天下未偃兵,儒生預戎事。 功勞安可問,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學爲吏。 況當在兵家,言之豈容易。 忽然向三嶺,境外爲偏帥。 時多尚矯詐,進退多欺貳。 縱有一直方,則上似姦智。 誰爲明信者,能辨此勞畏。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脸朵着秋莲。 眼去眉来相思恋,春山摇,秋波转。
孩儿离家去久,公公惑不度己。 泼畜生因甚底,缘何尚然落后!(末)婆婆住休,又何用唧唧啾啾,料不是冤家不就头。 且担着担儿,疾速向前走。 (生唱)。
苍烟拥剑门,老树屯云栈。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近帝都景物凋残,伤感起人愁叹。 只合在边寒间,只见那白茫茫莎草连天,甚的是娇滴滴莺花过眼。
我这里长啸时草木振动,怅望处风涛怒涌,不觉的悄然而悲悚然恐。 (阮肇云)咱两个则傍这一道流水寻去,料的前面必有个渔家可以投宿。 (正末唱)盼不的渔家春水渡,(阮肇云)这山中敢有个寺儿么?(正末唱)闻不见僧寺夕阳钟,(带去)兄弟呵,(唱)咱两个莫不被樵大调哄?。
常言道街死巷不乐。 (卜儿云)你只看他穿着那一套衣服。 (正旦唱)可显他身贫志不贫。 (卜儿云)他紧靠定那棺函儿哩。 (正旦云)谁不道他是郑府尹的孩儿!(唱)他正是倚官挟势的郎君。 (卜儿云)他与人摇铃儿哩!(正旦唱)他摇铃子当世当权。 (卜儿云)他与人家唱挽歌儿哩!(正旦唱)唱挽歌也是他一遭一运。 (卜儿云)他举着神楼儿哩!(正旦唱)他面前称大汉,只待背后立高门。 送殡呵须是仵作风流种,唱挽呵也则歌吟诗赋人。 (虚下)。
(贴)软弱立身之本,论刚强惹祸之胎。 利刀割水两难开,好语解人金腰带。 多年邻舍,且宜忍耐,休发言语,冤只可解,依然两下人情在。
柴门知他扃也不扃?人笑却足应也那不应?荒疏了俺那柳阴花径,有宾朋来呵淮人出户相迎?到初更酒半醒,猛想起故园景,忽然感怀诗兴,对蓬窗斜月似挑灯。 香馥馥暗香浮动梅摇影。 疏刺剌翠色相交竹弄声,感旧伤情。
主尘-个是双丫髻常吃的醉颜酡,(陈季卿云)是汉钟离大仙。 (做拜科,云)敢问师父姓甚名谁?(正末云)呆汉,俺不说来。 (唱)则俺曾梦黄粱一晌滚汤锅,觉来时蚤五十载暗消磨,(陈季卿云)师父已曾说过,弟子真个忒愚迷。 (做拜科,云)今日可也拜的着哩。 (正末唱)才知道吕纯阳是俺正非他。 (云)呆汉,只怕你也做梦哩。 (陈季卿云)弟子如今委实省悟,不是做梦了也。 (正末唱)你自去评跋评也波跋,休教咱冷笑呵,只要你觑的那名利场做些娘大。 (东华帝君云)奉上帝敕旨,陈季卿既有神仙之分,做吕纯阳弟子,可着群仙引领西去,共赴蟠桃宴者。 (词云)西望瑶池集众真,东来紫气彻天门。 从今王母琼筵上,共献蟠桃增一人。 (陈季卿同众共拜科)(正未唱)。
怕不待闲吟些白雪阳春,本是个咏月嘲风,翻做了罔上欺君。 (驾云)朕当初一时之误,卿对此莺花景物,正好陶情写兴也。 (末唱)陛下教吟彻莺花,这番敢走遍乾坤。 (驾云)想当日卿夜对便殿,诏赐金莲,宫嫔簇拜,卿也曾赋〔满庭芳词〕。 今日对朕再做一篇,有何不可。 (末唱)见如今御史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则一句吓杀微臣。 则为这采女嫔妃,送了俺骚客诗人。
财叶将残,雨霁风高摧木杪;江乡潇洒,数株衰柳罩平桥。 露寒波冷翠荷凋,雾浓霜重丹枫老。 暮云收,晴虹散,落霞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