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一仙翁,耳毫垂兩頸。 摩娑雪毛項,騎上崑崙頂。 顧我踨鹿蹄,去遊遐寂境。 洞門出昏黑,却望如側井。 行折青桂枝,隔雲敲石屏。 空巖響深徹,臺觀凝碧冷。 風觸瓊樹花,動摇天水影。 端衣禮真貌,心目明耿耿。 願侶牧羊兒,休休在崖嶺。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祜
赤足一仙翁,耳毫垂兩頸。 摩娑雪毛項,騎上崑崙頂。 顧我踨鹿蹄,去遊遐寂境。 洞門出昏黑,却望如側井。 行折青桂枝,隔雲敲石屏。 空巖響深徹,臺觀凝碧冷。 風觸瓊樹花,動摇天水影。 端衣禮真貌,心目明耿耿。 願侶牧羊兒,休休在崖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廚冷煙初禁,門閑日更斜。 東風不好事,吹落滿庭花。 過社紛紛鷰,新晴淡淡霞。 京都盛游觀,誰訪子雲家。
師僧來乞食,必莫惜家嘗。 (「嘗」,伯三六五六卷作「常」。 )布施無邊福,來生不少糧。
空水渺澄鮮,蒼山復盤踞。 沙草媚苔磯,雲柯抱巖樹。 畸人茲與留,脫世如遺屨。
粥罷令教洗鉢盂,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參飽叢林客,且道其間有悟無。
憶昔陶元亮,閒居愛重九。 秋菊雖滿園,無錢得沽酒。 悵望平野中,壺漿俄見讎。 開罇對來使,舉盞屬層岫。 自古節士中,高情復安有。 古人重出處,一往不復又。 俯仰愧前躅,留滯成衰朽。 名玷金閨籍,事落田夫後。 無地可扶犂,有鄉但回首。 黄花開已晚,紅萸猶可嗅。 閉户無雜賓,獨理槽牀溜。
金身荷去萬鈞重,千里持來一物無。 且喜重關俱透徹,浩歌歸路倒騎驢。
席量泓泓井子深,客來車轄總能沉。 定須再築新亭覆,不負先君好事心。
無念無營飽即嬉,老翁真箇似嬰兒。 昏鐘未動先酣枕,日上三竿是起時。
一年三萬六千刻,玉漏唯餘十二時。 去日苦多誰會惜,殘陰全少頗能知。 已驚顔貌徐徐改,不奈烏蟾冉冉馳。 萬國明朝賀新歲,東風依舊入春旗。
三子官期至,同時各致勤。 爭迎阿潘母,獨就大馮君。 喜入烏巢舍,驚傳鶴弔墳。 傷心是廷尉,目斷太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