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頂高峯接太虛,承攀琪樹賦垂珠。 當時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無。 (見明陶宗儀《古刻叢鈔》,與元孚詩同刻一石。 )(案詩原署「中散大夫行台州司馬賜魚袋王謩幷書」。 又刻後紀「唐大中九年歲次乙亥八月丁丑朔六日壬午重題,以紀他年之事」,共廿六字。 )。
无
其他无
〔唐朝〕 王謩
華頂高峯接太虛,承攀琪樹賦垂珠。 當時惟有建公在,老宿如今一半無。 (見明陶宗儀《古刻叢鈔》,與元孚詩同刻一石。 )(案詩原署「中散大夫行台州司馬賜魚袋王謩幷書」。 又刻後紀「唐大中九年歲次乙亥八月丁丑朔六日壬午重題,以紀他年之事」,共廿六字。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座上辭安國,禪房戀沃州。 道心黃葉老,詩思碧雲秋。 卷軸朝廷餞,書函內庫收。 陶欣入社叟,生怯論經儔。 日色屏初揭,風聲筆未休。 長波溢海岸,大點出嵩丘。 不絕羲之法,難窮智永流。 殷勤一牋在,留著看銀鉤。
道侶難留爲虐棋,鄰家聞說厭吟詩。 前峰月照分明見,夜合香中露臥時。
歲歲但防虜,西征早晚休。 匈奴不繫頸,漢將但封侯。 夕照低烽火,寒笳咽戍樓。 燕然山上字,男子見須羞。
紫綬朝中貴,黃冠物外高。 孰能知止足,君獨避塵勞。 已曉青霞志,方從碧落遨。 軒車儻來物,從此賤吾曹。 (同前)。
去歲離秦望,今冬使楚關。 淚添天目水,髮變海頭山。 別母烏南逝,辭兄雁北還。 宦遊偏不樂,長爲憶慈顏。
山高不改自然色,水遠能流無盡聲。
洛花天下選,千里湊三園。 望岫方緘恨,憑鶯忽踐言。 群葩俱退舍,勝日便開尊。 莫惜詩償債,真同香返魂。
杯中疇昔共江天,傾座新詩報警聯。 海浦寸心空共月,京華雙鬢各凋年。 交情敢說同方友,句法甘從弟子員。 有意數從文字飲,何須爭著祖生鞭。
雨露均皇澤,丹青煥帝猷。 恢圖自天運,授聖與神謀。 方眕脩齡夢,俄偕造物游。 姑山餘四子,不復候瓊輈。
山高樹多日出遲,食時霧露且雰霏。 馬蹄已踏兩郵舍,人家漸開雙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亂,蕎麥滿園山鵲飛。 明朝大江送吾去,萬里天風吹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