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花不與衆花同,爲感高僧護法功。 繁影夜鋪方丈月,異香朝散講筵風。 尋真自得心源靜,觀色非貪眼界空。 好是芳馨堪供養,天教生在釋門中。 (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六。 )(《知不足斎叢書》二十二集第一百七十冊。 按《全唐詩》佚句卷僅存首二句。 此首句「浮花」,《全唐詩》作「此花」。 )。
无
其他无
〔唐朝〕 段義宗
浮花不與衆花同,爲感高僧護法功。 繁影夜鋪方丈月,異香朝散講筵風。 尋真自得心源靜,觀色非貪眼界空。 好是芳馨堪供養,天教生在釋門中。 (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六。 )(《知不足斎叢書》二十二集第一百七十冊。 按《全唐詩》佚句卷僅存首二句。 此首句「浮花」,《全唐詩》作「此花」。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顦顇盡,如今却似畫圖中。
將門高勝霍,相子寵過韋。 宦貴攀龍後,心傾待士時。 壺觴開雅宴,鴛鷺眷相隨。 舞退燕姬曲,歌徴謝朓詩。 晚鐘過竹靜,醉客出花遲。 莫惜留餘興,良辰不可追。
秋江共僧渡,鄉淚滴船回。 一夜吳船夢,家書立馬開。
太子無嫌禮樂虧,願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離別言無期,會合意彌重。 病添兒女戀,老喪丈夫勇。 劒心知未死,詩思猶孤聳。 愁去劇箭飛,歡來若泉涌。 析言多新貫,攄抱無昔壅。 念難須勤追,悔易勿輕踵。 吟巴山犖嶨,說楚波堆壟。 馬辭虎豹怒,舟出蛟鼉恐。 狂鯨時孤軒,幽狖雜百種。 瘴衣常腥膩,蠻器多疎宂。 剝苔弔斑林,角飯餌沈冢。 忽爾銜遠命,歸歟舞新寵。 鬼窟脫幽妖,天居覿清栱。 京遊步方振,謫夢意猶恟。 詩書誇舊知,酒食接新奉。 嘉言寫清越,瘉病失肬腫。 夏陰偶高庇,宵魄接虛擁。 雪弦寂寂聽,茗盌纖纖捧。 馳輝燭浮螢,幽響泄潛蛬。 詩老獨何心,江疾有餘尰。 我家本瀍穀,有地介臯鞏。 休跡憶沈冥,峨冠慙闒𤾖。 升朝高轡逸,振物羣聽悚。 徒言濯幽泌,誰與薙荒茸。 朝紳鬱青綠,馬飾曜珪珙。 國讐未銷鑠,我志蕩邛隴。 君才誠倜儻,時論方洶溶。 格言多彪蔚,懸解無梏拲。 張生得淵源,寒色拔山冢。 堅如撞羣金,眇若抽獨蛹。 伊余何所擬,跛鼈詎能踊。 塊然墮岳石,飄爾罥巢氄。 龍斾垂天衛,雲韶凝禁甬。 君胡眠安然,朝鼓聲洶洶。
石路多奇迹,幽巖鑿寶經。 暮煙千壑裏,新月一山明。 宿鳥知清梵,樵人慣獨行。 爲隨歡奉後,豈敢學逃[名]。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缺文據吉逾條下所引諸書補。 )(按詩次吉騊駼詩後,原題曰「同前」,下署「□上」,蓋名已摩滅。 據吉逾詩序,知爲其猶子吉播所賦。 詩中「暮煙」,石刻原作「暮煙」,王昶謂是筆誤,今據正。 〖1〗吉播,原作吉潛,詳前吉逾條附考。 前引諸書及《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此詩末署名皆作「播上」。 )。
託身千載下,聊思(《韻語陽秋》作「遊」)萬物初。 欲令無作有,翻覺實成虛。 周文方定策,秦帝即焚書。 寄語無爲者,知君悟有餘。 (按:《韻語陽秋》卷十一、《文獻通考》卷二三一、《經籍考》引《周氏涉筆》收前四句,《全唐詩》卷三七收入。 )。
纖阿斂照窗風起,漸覺霜寒逼玉牀。 幽恨從來無早暮,不知宵漏向人長。 (男人和。 )。
何人蹙縮九疑山,疊映公家几硯間。 欲識神魚閟凝湛,試看雲氣出孱顔。 新蒲已結根千歲,舊蘚猶窺暈一斑。 舉餉敢辭歸載重,要將奇絕寄幽閒。
潑落瓊華作雨濛,迷離高樹映寒空。 莫尋雲外瑶臺侶,且對尊前鶴髮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