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贈徐鼎臣常侍

〔唐朝〕 印粲

不將才業暫時誇,人仰聲名遍海涯。 月滿朝衣聽禁漏,更闌分直掃宮花。 諫書未上先焚稾,御筆曾傳立草麻。 見說下朝無一事,小池栽葦學僧家。 (見《江南餘載》卷下。 )(〖1〗《江南餘載》畧謂:徐鉉爲人忠厚,不以位貌驕人。 有印粲者獻詩曰〖詩不重錄〗云云。 望按:徐鉉有《印秀才至舒州見尋別後寄詩依韻和》及「和印先輩及第後獻座主朱舍人郊居之作」,則印粲於時已擢進士第矣。 又按《歷代吟譜》錄印粲詩二句:「見說下朝無一事,小池栽葦學僧家。 」標其題曰《贈徐鼎臣常侍》,蓋此詩之末二句也。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重經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雲相似,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干。

    張繼 唐宋诗
  • 和樂天耳順吟兼寄敦詩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順科。 鄧禹功成三紀事,孔融書就八年多。 已經將相誰能爾,拋却丞郎爭奈何。 獨恨長洲數千里,且隨魚鳥泛煙波。

    劉禹錫 唐宋诗
  • 遣春十首 七

    撩亂撲樹蜂,摧殘戀房蕊。 風吹雨又頻,安得繁於綺。 酒盃沈易過,世事紛何已。 莫倚顏似花,君看歲如水。

    元稹 唐宋诗
  • 織綾詞

    去年蠶惡綾帛貴,官急無絲織紅淚。 殘經脆緯不通梭,鵲鳳闌珊失頭尾。 今年蠶好繰白絲,鳥鮮花活人不知。 瑤臺雪裏鶴張翅,禁苑風前梅折枝。 不學隣家婦慵懶,蠟揩粉拭謾官眼。

    章孝標 唐宋诗
  • 應舉日寄兄弟

    廢刈鏡湖田,上書紫閣前。 愁人久委地,詩道未聞天。 不是燒金手,徒拋釣月船。 多慚兄弟意,不敢問林泉。

    朱可名 唐宋诗
  • 送呂郎中赴滄州

    出守滄州去,西風送斾旌。 路遙經幾郡,地盡到孤城。 拜廟千山綠,登樓遍海清。 何人共東望,日向積濤生。

    無可 唐宋诗
  • 送張拾遺赴施州司戶

    道之大道古太古,二字爲名爭莽鹵。 社稷安危在直言,須歷堯堦撾諫鼓。 恭聞吾皇至聖深無比,推席却几聽至理。 一言偶未合堯聰,賈生須看湘江水。 君不見頃者百官排闥赴延英,陽城不死存令名。 又不見仲尼遙奇司馬子,珮玉垂紳合如此。 公乎公乎施之掾,江上春風喜相見。 畏天之命復行行,芙蓉爲衣勝絁絹。 好音入耳應非久,三峽聞猨莫迴首。 且啜千年羹,醉巴酒。

    貫休 唐宋诗
  • 惡圓之士歌

    寧方爲皁,不圓爲卿。 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 (見《唐文粹》卷四三元結《惡圓》)。

    元結 唐宋诗
  • 因覽子京西州詩藁感知音之難遇偶成短章

    小集曾因善敘傳,西州餘藻復盈編。 中郎久已成枯骨,爭奈柯亭十六椽。

    宋庠 唐宋诗
  • 贈毛彦謨二首 其二

    歎息朝廷記憶疏,未聞平子賦閑居。 窮經豈但論糟粕,樂道寧能逐腐餘。 已覺烟霞親几杖,不教塵土汙簪裾。 客来強起談名理,寂寞茅齋盡日虚。

    傅察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