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 (《贈隱者》。 見《宋詩紀事》卷三引《歷代吟譜》。 按《全唐詩》卷七百九十五作張塋詩句。 云見地志。 )(《增修詩話總龜》卷一引《叢苑》、《宋朝事實類苑》卷五五引《楊文公談苑》幷載劉吉此二句詩,並云其「有詩三百首,目爲《釣鼇集》,徐鉉爲序。 其首篇《贈隱者》,……人多誦之」。 《全唐詩》所收張塋,應張瑩,《淳熙三山志》卷二、卷三四收此二句爲其詩。 二句似驗劉作爲近是。 )。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吉
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 (《贈隱者》。 見《宋詩紀事》卷三引《歷代吟譜》。 按《全唐詩》卷七百九十五作張塋詩句。 云見地志。 )(《增修詩話總龜》卷一引《叢苑》、《宋朝事實類苑》卷五五引《楊文公談苑》幷載劉吉此二句詩,並云其「有詩三百首,目爲《釣鼇集》,徐鉉爲序。 其首篇《贈隱者》,……人多誦之」。 《全唐詩》所收張塋,應張瑩,《淳熙三山志》卷二、卷三四收此二句爲其詩。 二句似驗劉作爲近是。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入室少情意,出門多路岐。 黃鶴有歸日,蕩子無還時。 人誰無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爲東南風,妾作西北枝。 青樓鄰里婦,終年畫長眉。 自倚對良匹,笑妾空羅幃。
露染霜乾片片輕,斜陽照處轉烘明。 和煙飄落九秋色,隨浪汎將千里情。 幾夜月中藏鳥影,誰家庭際伴蛩聲。 一時衰颯無多恨,看着清風綵剪成。
綠鬢先生自出林,孟光同樂野雲深。 躬耕爲食古人操,非織不衣賢者心。 眼衆豈能分瑞璧,舌多須信爍良金。 君看黃閣南遷客,一過瀧州絕好音。
梅福幽棲處,佳期不忘還。 鳥吟當戶竹,花繞傍池山。 水氣侵階冷,松陰覆座閑。 寧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間。
西嶺回看天柱峯,却行山背蹴蒼龍。 雄奇未有詩章寫,深秀惟將顧盼供。
林下風神物外姿,閨房秀色鑑中奇。 兩家標韵誰兼得,會有多情識者知。
客裏無人共一杯,故園桃李爲誰開。 春潮不管天涯恨,更捲西興暮雨來。
歲稔齋鈴閴,年深屋塈摧。 狸爭雷瓦過,螘化雨窗來。 盡日風常籟,無時地不梅。 耳邊情話少,笑口若爲開。
處山無厭山,林鳥正關關。 月入潭心白,花明谷口閒。 采薪能自至,流水不知還。 聞欲觀滄海,高峯峻亦攀。
薄田五頃餘,纔足共王租。 慈母八十四,髮白牙齒疎。 服非帛不煖,半冬無褲襦。 食非肉不飽,杯案惟一蔬。 南陔孝子心,若何爲安居。 方冬萬木折,北風裂人膚。 凍死不敢言,長塗走崎嶇。 二百里見我,寒荄求吹噓。 顧我正憔悴,念子空勤劬。 闕里有聖孫,佩服詩與書。 孜孜行仁義,陰德及焦枯。 三縣十萬人,其命絕而蘇。 豈使八十老,旨甘不足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