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荆棘侵儒苑,處處烟塵滿戰場。 豈料今朝覲宣父,豁開凡眼睹文章。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致遠
年年荆棘侵儒苑,處處烟塵滿戰場。 豈料今朝覲宣父,豁開凡眼睹文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綠林兵起結愁雲,白羽飛書未解紛。 天子欲開三面網,莫將弓箭射官軍。
蟬鳴官樹引行車,言自成周赴玉除。 遠取南朝貴公子,重修東觀帝王書。 常時載筆窺金匱,暇日登樓到石渠。 若問舊人劉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造化安能保,山川鑿欲翻。 精華銷地底,珠玉聚侯門。 始作驕奢本,終爲禍亂根。 亡家與亡國,云此更何言。
弊廬接箕潁,北望嵩山隅。 兹嶺雄且秀,綵翠橫天衢。 家世事靈嶽,嵒棲安敢渝。 從俗因迹化,歸静知心愚。 上違先人訓,下憐菲薄軀。 自問何功業,謬與賢俊俱。 執覊翊龍羽,秉筆遊鴻都。 尸禄負諸己,日使田園蕪。 常恐白雲意,溘盡黃埃塗。 妙年負恩德,欲去何踟蹰? 明主本尚道,黃屋均蓬壺。 飲惠可冥分,歸事燒金鑪。 (此詩見《永樂大典》卷三五八○「九真」「村」字「舊鵲村」條。 〖五函五十冊〗)。
雖有黃金額,其如赤子貧。 (以上《輿地紀勝》一九○《洋州》)。
多慚亦偶休明代,擊壤空隨野老羣。
此生擾擾事無窮,脫得閑身石火中。 聊種柴桑三徑菊,未輸嚴瀨一絲風。
聊向空山避世喧,數椽茅屋鎖苔錢。 怕逢俗客慵開戶,欣慕前賢願執鞭。 已見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徑盍終焉。 細思萬計惟閒好,敢爲浮名誤百年。
天晴玉連蜷,洞邃香吞吐。 趁逐牡丹時,游人推不去。
帝咨庶工,疇其輔予。 俊乂以登,厥勞乃圖。 匪忘舊勳,非賢勿俞。 巍巍衮台,盛德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