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塵中厄宦塗,數年深喜識麻姑。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致遠
每恨塵中厄宦塗,數年深喜識麻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塵裏兼塵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長恐有雲生。 露洗微埃盡,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悵又西傾。
水向東流竟不迴,紅顏白髮遞相催。 壯心暗逐高歌盡,往事空因半醉來。 雲護雁霜籠澹月,雨連鶯曉落殘梅。 西樓悵望芳菲節,處處斜陽草似苔。
錦策勻鋪寒玉齊,星鎚高運日通犀。 鏗金曲罷春冰碎,跪拜君王粉面低。
褭風驚未定,溪影晚來寒。 不得重陽節,虛將滿把看。 神仙誰采掇,煙雨惜彫殘。 牧豎樵童看,應教愛爾難。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輟洗高陽一酒徒,沛公雅意在雄圖。 終煩前箸還銷印,王表知君淺丈夫。
久病鮮塵事,溪山遂相安。 欲知生息意,自樹庭中蘭。 靜睹花葉榮,春風吹亦難。 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瀾。 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 夜澄眾境寂,月小松聲寒。 言念御風人,感茲清露漙。 悲來心自微,凄然竟長嘆。
月與清湍一樣流,不妨夜色尚淹留。 已將船作青天坐,安得江爲大白浮。 恐有幽人釣寒渚,正須橫吹起危樓。 年來身世無拘管,便是波間一葉舟。
入山無路出無門,鳥語猿聲更斷魂。 當處迷塗何處問,一溪引我得前村。
君恩未許乞分符,三徑無資地亦無。 或借或資分養種,閒時趁早著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