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雖誇妙手彈,遠輪雲底響珊珊。 靜無纖垢侵金鏡,時有輕飔觸玉盤。 嗚咽張良言未用,潺湲孫楚枕應寒。 尋思堪惜清冷色,流入滄溟便一般。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致遠
琴曲雖誇妙手彈,遠輪雲底響珊珊。 靜無纖垢侵金鏡,時有輕飔觸玉盤。 嗚咽張良言未用,潺湲孫楚枕應寒。 尋思堪惜清冷色,流入滄溟便一般。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寂寞過朝昏,沈憂豈易論。 有時空卜命,無事可酬恩。 寄食依鄰里,成家望子孫。 風塵知世路,衰賤到君門。 醉裏因多感,愁中欲強言。 花林逢廢井,戰地識荒園。 悵別臨晴野,悲春上古原。 鳥歸山外樹,人過水邊村。 潘岳方稱老,嵇康本厭喧。 誰堪將落羽,迴首仰飛翻。
簪萸泛菊俯平阡,飲過三杯却惘然。 十歲此辰同醉友,登高各處已三年。
作吏無能事,爲文舊致功。 詩標八病外,心落百憂中。 拜別登朝客,歸依鍊藥翁。 不知還往內,誰與此心同。
蟋蟋鳴洞房,梧桐落金井。 爲君裁舞衣,天寒剪刀冷。
盛名與高隱,合近謝敷村。 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垂綸侵海介,拾句歷雲根。 白日昇天路,如君別有門。
爾既能於靈,應久存其生。 爾既能於瑞,胡得迷其死。 刳腸徒自屠,曳尾復何累。 可憐濮水流,一葉泛莊子。
左一石,右一石,石門中有□□客。 □岫□,懸崖裂,□江□□□劍闕。 □□□□□□□,石門窊尊□□□。 外□□□□,□□□□□。 (見《武昌志》及《湖北金石志》。 已殘缺不可讀,惜哉。 )(〖1〗《武昌志》〖《湖北金石志》同〗:「案馬紹基云:是刻濱臨大江,字跡漫漶,前後片存二十八字,幸題與姓名尚完好。 今又齧去數字矣。 」〖2〗《明一統志》:「石門山在武昌縣東五里,兩門對峙如門。 唐武昌令馬珦與元結遊,石刻尚存。 」〖3〗《輿地碑目》:唐令君馬珦石門石刻在石門。 郭詳正詩:『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 』〖4〗陳詩《湖北金石存佚考》云:「無年號,在武昌縣北,濱江。 」〖5〗案清巖觀有《馬珦石門題名詩》曰:「石門開左右,一劍自中分。 何人施妙法,千載創奇聞。 良吏多幽思,詩題亦出羣。 登山尋古蹟,迭石意何殷。 江上發清嘯,厓前結翠雲。 至今樊口上,誰不愛清蒼。 我亦來訪古,心事何紛紛。 憶到窊尊石,題名定有君。 」)。
病耳蚊過似走雷,杖行猶怯步難回。 一舠白水牽愁斷,兩束黃香拭淚開。 了悟世緣容直往,徘徊夢影或雙來。 遠公自看蓮花漏,無復宗雷過講臺。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二一一《居士部》)。
廬山兩道士,各在一峰居。 矯掌白雲表,晞髮陽和初。 清夜降真侶,焚香滿空虛。 中有無爲樂,自然與世疎。 道尊不可屈,符守豈暇餘。 高齋遙致敬,願示一編書。
白雲如玉城,翠嶺出其上。 異境忽墮前,心目久蕩漾。 别來二百日,突兀喜亡恙。 飛仙遥舉手,喚我一税鞅。 此行豈或使,屏迹事幽曠。 何必故山歸,更破萬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