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前言

〔唐朝〕 童養年

唐詩體制繁複。 前承樂府、古風,後啟律詩、雜言,抒情、說理、敍事、寫景,蔚爲大觀。 上自達官,下至隱逸,文士筆述,民間口傳,遍地開花,豐富多彩。 它在中國詩壇上,也在世界詩歌史上,都占有並將永久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唐、宋、元至明中葉以前,唐詩選本多,而全集少。 明中期以後,漸有人重視唐詩全集的編刻,便斷代分期出書,流傳極少。 如隆慶時吳琯等《唐詩紀》,只成初唐、盛唐。 至清康熙四十五、六年間,纔開始根據胡震亨《唐音統籤》及錢謙益、季振宜連接編輯的《全唐詩集》(只有稿本。 初稿爲不同版本的詩集拼成,有抄有刻,我曾寫出目錄,留備參考。 該稿現在台灣。 清內府舊藏是重抄稿本。 )綜合改編成爲現時仍在通行的《全唐詩》。 《全唐詩》共九百卷,收詩五萬餘首。 因時時急於求成,存在不少缺點錯誤。 近代有不昳,如劉師培、李嘉言等提出勘誤和改編的意見,偶然也提到尚有可補之詩。 日本河世寧能早在我國韓隆時期進行《全唐詩》的輯逸工作,雖然所輯有限,又多屬摘句,最後附李嶠幾首詩的校異,也還是值得歡迎的。 近半個世紀中,有羅振玉、王重民,包括最近舒學等,單從敦惶遺書中先後輯出唐人遺詩共約一百八十首。 只限於文士的雅言詩,而未收民間的口語詩,終令人對唐詩有不全之感。 我在較長時期,對全漢至隋詩、全唐詩,都留心輯補,隨見隨鈔,各有積稿。 現中華書局以《全唐詩》先行再版,廣徵補遺。 最近一年多,我根據原輯加工,僅就手邊可利用的書,加以鈔補,五百五十餘人,詩一千餘首,摘句(一聯一韻作爲一句)二百三十以上,詞三十一首,編爲二十一卷。 現時的工作以補爲主,但也以補帶校。 如不事先反複細校,則又不知缺在何處。 多卷集的大家、名家,比較難補,而零句比全詩更難補。 古今學者中,雖對某一家某一集,進行過專門的研究,而竟不知何者可補,或雖補而反誤。 明、清刻本中,誤補者更多一些。 如《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張籍集》,極爲錯亂,有《臺城》及其他十題,共十七首,實爲劉禹錫詩,《楊柳送客》等四首,爲李益詩,竟大量收入。 席刻《唐詩百名家集》中,《馬戴集》比《全唐詩》多出《早秋宿崔業居處》以下九首,皆爲秦系詩,又席刻百家有《于鄴集》,江標五十家小集有《于武陵集》。 《唐詩紀事》及《全唐詩》都分作二家,據《唐才子傳》,武陵爲鄴之字,實爲一人。 也有些詩。 見於兩家以上,不能肯定爲某一人詩者,保留詩題,文字出入較大者並存。 有此詩雖有疑問,如王維樂府詩等,也作爲附錄保存,留待後來學者參攷。 以上這些情況,都在詩前、詩後或詩人小傳中,加以說明。 體例問題:現在略依原書凡例,如已有傳的,就不再錄,沒有傳而可以查到的,就畧補小傳。 如暫時查不出,就參照原書前後人次,訂其時代。 否則統依姓名筆劃,集中放在「無世次」一卷之中。 本輯稿每詩後面,都注明出處。 所附小傳及詩解等,大都引用原文,形式近於《宋詩紀事》。 原書補遺、歌謠、神仙等詩,也是如此。 不過有詳、有略、也有遺漏,又多數不注出處。 這對以後校勘或改編《全唐詩》,有一定困難。 本輯稿破除以往慣例,不論帝王將相、朝野人士、婦女、僧道,都按時代先後排刊。 缺姓名而有時代,或有關人物可尋,也依照上例列入。 本輯稿略依《唐詩品彙》及《詩藪》、《唐音癸籤》所論,暫分爲初、盛、中、晚。 五代十國補詩較多,(李調元《全五代詩》晚全唐詩於,缺漏還很多。 )題作《全唐五代詩續補遺》,也是可以的。 胡震亨對胡應麟的論述,比較佩服。 但初、盛、中、晚,具體細分,又不盡相同。 如應麟以李適、孫逖爲盛唐,震亨改爲初唐;應麟以包融爲初唐,劉方平爲中唐,震亨都改爲盛唐;應麟以元載、蘇渙爲盛唐,震亨改爲中唐;應麟以魏謩、孫元宴爲中唐,震亨又改爲晚唐;應麟以杜荀鶴、沈彬、陳陶、黃滔特爲晚唐,震亨改爲閏唐(即五代十國)。 而初、盛、中、晚之中,又各有先後,至于五代十國詩在《全唐詩》中混而不分,現也略依《全五代詩》並參照《五代史》、《十國春秋》加以區分。 本稿是繼《全唐詩》原有補遺輯補的,故稱《續補遺》。 筆者限於時間和水平,目前只能勉成此初稿,難免有誤有漏,至於修改補充,更準確地加以排比,則有待今後進一步的努力。 童養年於安徽大學一九八○年四月。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日贈司空文明

    我有惆悵詞,待君醉時說。 長來逢九日,難與菊花別。 摘却正開花,暫言花未發。

    李端 唐宋诗
  • 送遷客

    萬里潮州一逐臣,悠悠青草海邊春。 天涯莫道無回日,上嶺還逢向北人。

    王建 唐宋诗
  • 辭唱歌

    抑逼敎唱歌,不解看豔詞。 坐中把酒人,豈有歡樂姿。 幸有伶者婦,腰身如柳枝。 但令送君酒,如醉如憨癡。 聲自肉中出,使人能逶隨。 復遣慳恡者,贈金不皺眉。 豈有長直夫,喉中聲雌雌。 君心豈無恥,君豈是女兒。 君敎發直言,大聲無休時。 君敎哭古恨,不肯復吞悲。 乍可阻君意,豔歌難可爲。

    韓愈 唐宋诗
  • 定西番

    蒼翠濃陰滿院,鶯對語。 蝶交飛,戲薔薇。 斜日倚闌風好,餘香出繡衣。 未得玉郎消息,幾時歸。

    毛熙震 唐宋诗
  • 春野五首 其二

    陂色入柴關,陽和遠近還。 平蕪隨蹇步,新水照衰顔。 廢堞鳥聲樂,晴臯雉羽斑。 一逢樵客語,無竢辦連環。

    宋庠 唐宋诗
  • 奉和希道新句兼簡祖穎漕使

    秋來乏隣酤,近事采塗說。 愁多費陶寫,戶小輒敗闕。 誰能空隱憂,判飲最良策。 兩公俱世豪,風味奪佳節。 手釀甕中春,香浮玉丹色。 相餉走鴟夷,芳辛真妙絕。 共賦醉鄉詩,銷磨閑日月。 頗聞鎖娉婷,迴風舞流雪。 何妨出房櫳,滿引快關膈。 此念想當然,清尊可虛設。 我老留甌閩,感時夢淮浙。 公其招故人,亦記未歸客。

    張元幹 唐宋诗
  •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其四

    大方今始識無隅,明月珊瑚袖手攄。 愧甚許提圯上履,喜於親授活人書。 風神峙玉藏純白,議論昂霄到古初。 內顧斐然知不稱,祇宜歸隠自扶鋤。

    曹勛 唐宋诗
  • 題隠真宮

    福地流傳號隠真,麻姑曾款蔡翁門。 臼舂雲子自堪飽,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露五峯疑指爪,溪盤百疊想裙痕。 我來既躡靈蹤後,知是仙家第幾孫。

    蔡向 唐宋诗
  • 贈別通古

    良人輕一別,奄忽幾經秋。 明月望不見,白雲徒自愁。 征鴻悲北渡,江水奈東流。 會話知何日,如今已白頭。

    周金 唐宋诗
  • 和尚書李丈六絕 其六

    雨過千山翠色重,羣花欲盡絮飛空。 牡丹寂寞芬芳晚,日暮朱欄獨倚風。

    王之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