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缺卷首。 劉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現選錄二十六首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云與劉復所見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兩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題作「王梵志立詩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諸詩亦應爲王梵志作。 )。
无
其他无
〔唐朝〕 缺名
(原缺卷首。 劉復云:「抄出者共四十六首。 」現選錄二十六首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云與劉復所見伯三二一一卷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兩卷。 其中斯五四四一卷題作「王梵志立詩集卷中」,因知伯三二一一卷諸詩亦應爲王梵志作。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月隨客來,主人興不淺。 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 惆悵曙鶯啼,孤雲還絕巘。
意氣百年內,平生一寸心。 欲交天下士,未面已虛襟。 君子重名義,直道冠衣簪。 風雲行可託,懷抱自然深。 落霞靜霜景,墜葉下風林。 若上南登岸,希訪北山岑。
吟君雉媒什,一哂一復歎。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豈唯鳥有之,抑亦人復然。 張陳刎頸交,竟以勢不完。 至今不平氣,塞絕泜水源。 趙襄骨肉親,亦以利相殘。 至今不善名,高於磨笄山。 況此籠中雉,志在飲啄間。 稻粱暫入口,性已隨人遷。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爲媒拙,不足以自全。 勸君今日後,養鳥養青鸞。 青鸞一失侶,至死守孤單。 勸君今日後,結客結任安。 主人賓客去,獨住在門闌。
永夜疑無日,危時只賴山。 曠懷休戚外,孤跡是非間。
平日時風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 寰區歎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 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遊。 何當世祖從人望,早以公台命卓侯。
蕭蕭北風起,孤櫂下江濆。 暮客去來盡,春流南北分。 萋萋御亭草,渺渺蕪城雲。 相送目千里,空山獨望君。
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 一華一淨土,一土一如來。
三敲畫鼓聲催急,一朵紅蓮出水遲。 (見《韻語陽秋》卷十五。 )。
千年石虎產麒麟,一角通身五彩明。 金鎖玉關渾掣斷,毗盧界內鼓煙塵。
嗟爾一拳質,塊生天地中。 柱雲蒸作潤,山溜滴成空。 松蓋何年化,星槎此路窮。 無邀什襲裹,近出宋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