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淹星紀,裁詩鍊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於越古亭中。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繼
遊客淹星紀,裁詩鍊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於越古亭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接影武昌城,分行漢南道。 何事閑門外,空對青山老。
適來世上豈緣名,適去人間豈爲情。 古寺山中幾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雲陰鳥道苔方合,雪映龍潭水更清。 法主欲歸須有說,門人流淚厭浮生。
見說祝融峰,擎天勢似騰。 藏千尋布水,出十八高僧。 古路無人跡,新霞吐石稜。 終居將爾叟,一一共余登。
玉煙生窗午輕凝,晨華左耀鮮相凌。 人言天孫機上親手迹,有時怨別無所惜。 遂令武帝厭雲韶,金針天絲綴飄飄。 五聲寫出心中見,拊石喧金栢梁殿。 此衣春日賜何人,秦女腰肢輕若燕。 香風間旋衆彩隨,聯聯珍珠貫長絲。 眼前意是三清客,星宿離離遶身白。 鸞鳳有聲不見身,出宮入徵隨伶人。 神仙如月只可望,瑤華池頭幾惆悵。 喬山一閉曲未終,鼎湖秋驚白頭浪。
草生官舍似閑居,雪照南窗滿素書。 貧後始知爲吏拙,病來還喜識人疎。 青雲豈有窺梁燕,濁水應無避釣魚。 不待秋風便歸去,紫陽山下是吾廬。
心慕知音命自拘,畫堂聞欲試吹竽。 茂陵罷酒慙中聖,漳浦題詩怯大巫。 鬐鬣幾年傷在藻,羽毛終日羨棲梧。 還愁旅棹空歸去,楓葉荷花釣五湖。
江左風流廊廟人,荒墳拋與梵宮鄰。 多年羊虎猶眠石,敗壁貂蟬祗貯塵。 萬古雲山同白骨,一庭花木自青春。 永思陵下猶淒切,廢屋寒風吹野薪。
誰解叩乾關,音容去不還。 位方尊北極,壽忽殞南山。 鳳輦應難問,龍髯不可攀。 千秋遺恨處,雲物鎖橋山。
摧殘枯木倚寒(《祖堂集》作「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祖堂集》作「見」)之猶不顧(《比事》作「採」),郢人何事(《祖堂集》作「那更」,《傳燈錄》、《五燈會元》作「那得」)苦追(《比事》作「搜」)尋。 (見《古今禪藻集》卷七。 《祖堂集》卷八作曹和尚引古人偈,《景德傳燈錄》卷七、《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七均作偈,《莆陽比事》卷七引《禪林寶傳》載唐末閩僧躭章稱引此偈,今取以對校。 )(按:《全唐詩》卷八二三收此詩於躭章名下,誤。 躭章係引此偈辭鍾傳召,非自作。 《莆陽比事》云躭章即曹山本寂,可與《祖堂集》相參。 )。
透過荆棘林,瞎却醯羅眼。 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燈盞。 獨有周書記,全機識得渠。 好笑雲黄傅大士,也曾赤脚禮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