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皇好詩,大和中賞牡丹,上謂程脩己曰:「今京邑人傳牡丹詩,誰爲首出? 」對曰:「中書舍人李正封詩天番云云。 」時楊妃侍,上曰:「妝臺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 」)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唐詩紀事》四十)(見《松窗雜錄》。 )。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正封
(唐文皇好詩,大和中賞牡丹,上謂程脩己曰:「今京邑人傳牡丹詩,誰爲首出? 」對曰:「中書舍人李正封詩天番云云。 」時楊妃侍,上曰:「妝臺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 」)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 (《唐詩紀事》四十)(見《松窗雜錄》。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香銷連理帶,塵覆合歡桮。 嬾臥相思枕,愁吟夜起來。
閉門無一事,安穩臥涼天。 砌下翹飢鶴,庭陰落病蟬。 倚杉閑把易,燒朮靜論玄。 賴有包山客,時時寄紫泉。
非唯孤峭與世絕,吟處斯須能變通。 物外搜羅歸大雅,毫端剪削有餘功。 山川正氣侵靈府,雪月清輝引思風。 別得人間上昇術,丹霄路在五言中。
村橋路不端,數里就迴湍。 積壤連涇脉,高林上笋竿。 早嘗甘蔗淡,生摘琵琶酸。 (「琵琶」,嚴壽澄校《張祜詩集》云:疑「枇杷」之誤。 )好是去塵俗,煙花長一欄。
屯雲生廣澤,白日互虧蔽。 如何三秋杪,顧作九暑熾。 高風摧蒲柳,未覺到蘭蕙。 幽人感歲徂,節生悲遠志。 伊予老憂患,感激志鑒寐。 起視籬下花,節過真少味。 豈無王弘酒,深愧淵明意。 未然招隠詩,默契幽林思。 瞻彼區中人,清冽成萎悴。 安得西山藥,飄然以超世。
綠蓓繁時春欲暗,曉霜濃處信初来。 今朝消息南枝露,知是微陽九地回。
我腳何似驢腳,車輪頓生八角。 三千剎海波澄,一陣西風葉落。
迂儒政事只平平,濫守鄱陽十里城。 頼有同年更同事,公餘時作苦吟聲。
如今四十已知非,誓學宗門第一機。 養就純乾猶細事,直須空劫問音威。
肺渴常止酒,目昏復捐書。 蒲團坐袖手,一窗寛有餘。 心知世緣薄,分與鐘鼎疏。 湛然千仞淵,養此徑寸珠。 光明照憂患,何適不自娱。 白雲可與友,晴空閑卷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