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謁天柱山真君祠

〔唐朝〕 韋曾

天柱吐白雲,仙宮隔青靄。 新亭皇黃家,舊封傳漢代。 猶持蘋藻奠,永荷閻閭泰。 彷彿見羣仙,凌風振青珮,仰攀丹鳳翼,俯躍蒼龍背。 暫息三峯前,還逐九霄外。 灊嶽高似掌,皖水遙疑帶。 半壁風雨來,空林鬼神會。 今我何爲者,赤紱仍皂蓋。 遠愧黃與龔,流芳及千載。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八六《灊山部》)(〖1〗韋曾,原列入「無世次」作者。 今考《元和姓纂》卷二韋氏西眷房有韋曾,爲萬年令光朝之子,任舒州刺史、職方)(員外郎。 《寶刻業編》卷十八載韋曾貞元二十年撰《巴郡太守嚴颜廟碑》。 《郎官石柱題名》司動員外郎有韋曾,勞格《郎官考》卷八錄山東益都元和十四年石刻《寶鞏等題名》有「裏行韋曾」字樣。 天柱山在舒州懷寧,此詩當即韋曾任舒州刺史時作。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夏晚尋于政世置酒賦韻

    聊從嘉遯所,酌醴共抽簪。 以茲山水地,留連風月心。 長榆落照盡,高柳暮蟬吟。 一返桃源路,別後難追尋。

    陳子良 唐宋诗
  • 和鄭先輩謝秩閑居寓書所懷

    西風日夜吹,萬木共離披。 近甸新晴後,高人得意時。 暫閑心亦泰,論道面難欺。 把筆還詩債,將琴當酒資。 藍衫懸竹桁,烏帽挂松枝。 名占文章重,官歸諫憲遲。 生涯貧帝里,公議到台司。 室冷沾苔蘚,門清絕路岐。 莫言鄰白屋,即賀立丹墀。 豈慮塵埃久,雲霄故有期。

    劉得仁 唐宋诗
  • 春曉閑望

    山面嬾雲風惱散,岸頭頑雪日欺銷。 獨吟光景情何限,猶賴沙鷗伴寂寥。 。

    崔致遠 唐宋诗
  • 偈 二

    石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 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 (同前)。

    元安 唐宋诗
  • 李觀引諺

    溜之細穿石,綆之細斷榦。 (見《李元賓文集》卷五《請修太學書》)。

    佚名 唐宋诗
  • 和韓聽穎師琴

    七絃自相語,唱予仍和汝。 千指忽凄凉,騷人悲戰場。 大絃溫和小消越,惠風夷韻參悠揚。 琴瑟鳴寒泉,儀儀舞鸞凰。 山高水遠聽愈淡,花奴羯鼓聲方彊。 施生幽雅士,不好笙與篁。 千金買焦尾,悠然坐藜牀。 顧我非知音,感激涕自滂。 三聽輒三嘆,羲皇在我虀鹽腸。

    王十朋 唐宋诗
  • 南康道上

    穿山深徑如行巷,拱道喬枝欲化龍。 開闢從來年代遠,不知過盡幾人蹤。

    李呂 唐宋诗
  • 遣興示彥博 其三

    可人子陳子,乃祖定元龍。 一寸悠悠梗,千章落落松。 暗投初未擇,狂吠竟誰容。 堅壘自銜璧,饑師不足攻。

    李流謙 唐宋诗
  • 涂次寄羅道濟

    去年五月君到官,紅渠正開湖水寬。 共酌汀洲不知暮,扣舷月露霑衣寒。 今年我罷欲歸去,朋酒久來無此歡。 移舟不忍便爲別,競挈杯肴情未闌。 城堙欲閉各分散,溪雲暗澹生悲端。 明日抱酲風雨急,野蓮空看寄君難。

    梅堯臣 唐宋诗
  • 步西湖次韻徐南卿 其四

    水月春猶淺,携壺記此臨。 雲煙澹閑寂,魚鳥媚清深。 堤路俄人海,侯家或肉林。 高樓下金彈,簾影眇深沈。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