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中秋詠月(詠詩後,乘興遂子夜鳴鐘,烈祖聞之,不罪也。召問其所求,唯願鵝生四脚,鼈著兩裙。)

〔唐朝〕 謙明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僧院聽琴

    禪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 離聲怨調秋堂夕,雲向蒼梧湘水深。

    楊巨源 唐宋诗
  • 海翻

    幾經人事變,又見海濤翻。 徒起如山浪,何曾洗至冤。

    高駢 唐宋诗
  • 陳迹千年在,斯人百代無。

    揚無咎 唐宋诗
  • 次韵范參政書懷十首 其七

    芋栗多儲煮復煨,一塵那許到靈臺。 虹穿道室爐丹熟,龍吼空山匣劍開。 躡屩未成遊地肺,掩扉聊欲隠天台。 桃花榮謝吾何預,一任劉郎去後栽。

    陸游 唐宋诗
  • 致仕後歲事有望欣然賦詩

    聖時恩厚賜餘生,日與鄉閭樂太平。 已棄胡床無長物,尚携拄杖有同行。 新裁烏帽人爭看,小摘青蔬手自烹。 買得水車無用處,絕知造物相歸耕。

    陸游 唐宋诗
  • 過百家渡四絕句 其四

    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疊重。 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疎處有人蹤。

    楊萬里 唐宋诗
  • 題北山教場亭子

    堂樣毬場五百弓,帝城何地似亭中。 北山南畔南山北,獨受西湖萬頃風。

    楊萬里 唐宋诗
  • 分宜縣

    郭內清溪響,溪南列岫光。 林花千樹白,嶼柳一川黄。 野店明丹堊,郵籤列短長。 先生心愛此,車過未須忙。

    項安世 唐宋诗
  • 次秀野極目亭韻 其二

    坐看山花落幔顔,不知身在翠雲間。 食寒到處雨復雨,客裏歸來山又山。 □□孤燈閑□□,無心棲鳥暮忘還。 世情分逐流年去,只有詩情老更慳。

    朱熹 唐宋诗
  • 古寺清秋日 其四

    古寺清秋日,潘郎興倍長。 院閑披鶴氅,人靜掩鷹房。 密樹驚晨鵲,幽軒耿夜螿。 班姬應詠扇,通夕恨昭陽。

    文彥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