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至真觀(三言詩)(仁傑善導氣烹鍊之術。孟知祥鎮西川時。來蜀留詩至真觀壁間。)

〔唐朝〕 杜仁傑

坤所載,乾所幬,象與形,孰朕兆? 緯五行,環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導,峙而山,亦多號。 神有嶽,山有嶠,粤廟(一作「天」)壇,稽(一作「極」)道妙。 巉孤崢(一作「撐」),未易到,日出沒,見遺照。 偃東西,絕海徼,倐光怪,來熠耀。 大龍燭,細螢爝,不恆出,赴感召。 笙嘹喨,鶴窈窕,羽人路,屯其要。 青螺堆,玉簪峭。 左參井,右丹竈,揭清虛,不二竅。 昔王人,往昭告,始軒轅,末徽廟。 接柴望,咸親燎,莽刼灰,起天燒。 摧棟宇,失朱縹。 羣鹿逐(一作「豕」),雜蓬藋。 予何爲,一來弔,必勝廢,乃大造。 聖之作,賢者紹,矧玄元,語秘奧。 探愈遠,理益耀,徵是理,萬有耗。 文雖徑(一作「怪」),實非剽,庶今來,永爲詔。 (《全蜀藝文志》二三、《十國春秋》五七)(〖1〗《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迹記》末附錄此詩,署「齊人杜仁傑撰」,末署「至元二十六年五月□日」。 至元爲元代年號。 臺灣學者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有杜仁傑小傳云:「杜仁傑,字仲梁,號止軒,原名之元,字善夫,濟南長清人。 金末隱內鄉山中。 至元中屢徵不起。 」爲綜合多種資料編成。 姓名、籍貫、時代皆相符,是詩應即此人所作。 《十國春秋》卷五七云其爲孟知祥時人,不詳所據。 宋前典籍中無此記載。 作五代人恐誤。 詩姑仍存,俟續考定。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題畫帳二首 山水

    桂水饒楓杉,荆南足煙雨。 猶疑黛色中,復是雒陽岨。

    皇甫冉 唐宋诗
  • 送鄭谷歸宜春

    無成歸故國,上馬亦高歌。 況是飛鳴後,殊爲喜慶多。 暑銷嵩嶽雨,涼吹洞庭波。 莫便閑吟去,須期接盛科。

    曹鄴 唐宋诗
  • 隴右途中遭非語

    趙有兩毛遂,魯聞二曾參。 慈母猶且惑,況在行路心。 冠冕無醜士,賄賂成知己。 名利我所無,清濁誰見理。 敝服空逢春,緩帶不著身。 出遊非懷璧,何憂乎忌人。 正須自保愛,振衣出世塵。

    員半千 唐宋诗
  • 柳 七

    千樹陰陰蓋御溝,雪花金穗思悠悠。 先朝事後應無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孫魴 唐宋诗
  • 借居

    借屋得修竹,復近清江湄。 衡門獨看雪,衆物有餘姿。 幽鳥下庭静,野泉通櫂遲。 既諧避世心,况與塵事違。 幸無井臼勞,未免親鋤犂。 已放西山燒,種粟方俟時。 此外復何作,閉門但成詩。

    張嵲 唐宋诗
  • 晚春道中四首 其四

    芍藥無香燕有雛,綿蠻猶苦勸提壺。 直須强作留春計,爛醉黄公舊酒罏。

    陳棣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一二二

    莽莽蕩蕩招殃禍,佛寶金輪翻鐵磨。 十波羅蜜變洋銅,飽喫多餐應不餓。

    釋印肅 唐宋诗
  • 泊船百花洲登姑蘇臺二首 其二

    客裏逢春了不知,牡丹剩買十來枝。 東風動地從渠惡,吹盡楊花無可吹。

    楊萬里 唐宋诗
  • 亦好園四詠 磬湖

    未用他山錯,寧須泗水浮。 衝風時激浪,清韻亂鳴球。

    喻良能 唐宋诗
  • 和林子長送芡實詩韻 其六

    皓齒君家二八年,歌珠曾許聽纍然。 雙眉松子元同味,更唾餘花傍綺筵。

    虞儔 唐宋诗